《格萨尔王传》在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然而它的传承方式却是最原始的“口耳相授”,这种方式的载体——《格萨尔》说唱艺人,让人迷惑不解。对这个谜,专家、学者至今没有找到答案。
现年81岁的桑珠老人一字不识,却是迄今为止说唱《格萨尔》部数最多 的民间艺人,达两千万字。按照桑珠自己的说法,他是“天神授予法力让他说唱格萨尔的”。
桑珠出生在藏北丁青县琼部的一个小村子中,他说,十一岁那年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有天神告诉我如何说唱《格萨尔》”。按照藏族的说法,桑珠属于“托梦艺人”,也就是说,他是通过做梦学会说唱《格萨尔》的。
据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次仁平措介绍说,在格萨尔说唱艺人中,除了“托梦艺人”外,还有“圆光艺人”(看着镜子说唱的艺人)、“闻知艺人、口传艺人”、“掘藏艺人”(看着文本说唱的艺人)。
令人费解的是,一个生长在偏僻牧区、目不识丁的牧民为什么能讲述十几部、乃至几十部史诗的故事,吟诵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字的诗?
次仁平措对于“神授”的唯心观点不是很赞同,他认为,格萨尔说唱艺人大多数出身于贫困的农牧民家庭,在新中国建立前多以卖艺为生,社会地位很低。他们多半没有固定的住处,在辽阔的牧场上到处漂泊。这与古希腊吟诵荷马史诗的艺人十分相似。他们通常总是和朝佛的香客结伴而行,互相帮助。这使得他们的创作有了更多的源泉,
所以出现了扎巴和桑珠等著名的说唱艺人。
次仁平措说:“他们的艺术天赋令人惊叹和疑惑不解。他们是怎样学唱和记忆的呢?解开他们的记忆之谜成了这个研究领域的‘斯芬克司之谜”。
中国现在有大约140多位格萨尔说唱艺人,其中藏族艺人最多,还有几十位蒙古族艺人和少量土族艺人。
中国著名的“格萨尔”学专家杨恩洪在评价《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时说:“生活在青藏高原、蒙古草原上的游吟诗人--格萨尔艺人,是《格萨尔王传》的主要创造者。他们以自己充满激情的说唱,给饱经沧桑的民众送去了温暖、慰藉和力量。他们是真正的民间诗神。如果没有他们,这部伟大的史诗将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