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将《格萨尔》说唱到底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日报    记者 李舫
分享到:    

     《格萨尔》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代表着古代藏族和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一部百科全书,国际学术界将此称作“东方的《伊利亚特》”。但是随着民间说唱艺人的“人亡歌息”,口口相传的史诗传统也许会变成仅仅记录在纸上的干枯文字——    

    史诗民族精神的标本    

    “即使有那么一天,飞奔的野马变成枯木,洁白的羊群变成石头,雪山消失得无影无踪,大江大河不再流淌,天上的星星不再闪烁,灿烂的太阳失去光辉,雄狮格萨尔的故事,也会世代相传……”说唱艺人桑珠老人用深情的吟唱,讲述着英雄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救护生灵的征战史。    

    忧患的文化情结、救赎的英雄梦幻、平和的理想远景、拯救的历史担当,构筑了史诗的吟唱基调。史诗,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是极其宝贵的口头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和无形文化遗产,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史诗不仅是民间文化的宝库,是民族精神的标本,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是认读这个民族的百科全书。    

    “中国史诗”的缺席    美丽的爱琴海边,盲诗人荷马的悠然吟唱,长久以来一直是西方文明的最大骄傲。这个西方的骄傲曾经深深地刺痛了几代中国学人,试图在汉文化的祖先文字遗产里寻找足以与荷马史诗相媲美的伟大作品。几个世纪过去了,“中国史诗”在文学史中的缺席仍然令人扼腕叹息。    

    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口承史诗蕴藏之丰富、传承历史之悠久、演唱活动之活跃,在当今世界上却是独有的。举世闻名的三大英雄史诗—————藏蒙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内涵丰富,气势磅礴。其中《格萨尔》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这一古老的史诗传统自11世纪以来,在藏族和蒙古族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由民众集体创作而世代传承至今,是藏、蒙民族民间智慧与口头艺术的结晶。    

    《格萨尔》史诗共有120多部、100 多万诗行、2000 多万字,仅从篇幅来看,已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这部口头传承了千年的宏伟史诗,国际学术界有人欣喜地将她称作“东方的《伊利亚特》”。    

    随着我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入和发展,《格萨尔》传播到我国蒙古族、土家族、纳西族、裕固族、普米族等兄弟民族地区,与他们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在各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这部史诗还流传到了境外的蒙古国、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卡尔梅克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和周边地区,文学的这种跨文化传播力量是异常罕见的。    

    史诗面临人亡歌息的境地    

    史诗是古老的口头艺术体裁,正是凭借游吟诗人的口头吟唱,才得以代代相传。《格萨尔》之所以能够流传百世,至今仍活在民间,首先应归功于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民间说唱艺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用创造性的诗艺术和叙事才华,用孜孜不倦的心灵歌唱,筑就了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篇幅最长的史诗,他们是史诗的“活载体”。      

    然而,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这一重要的口承史诗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大约有近百位藏族、蒙古族、土家族说唱艺人,他们是《格萨尔》史诗的传播者,也是史诗的创造者。但是这些演唱艺人年迈体弱,人数锐减,面临着“人亡歌息”的危险境地,如藏族史诗演唱大师桑珠老人,能够演唱45部以上的《格萨尔》,但是他已年过八旬。在民间还有许许多多才华横溢的史诗传承人,由于受财力和条件所限,他们演唱的史诗尚未得到记录,其中一些优秀艺人已经与世长辞。民间史诗演唱艺人面临着“自生自灭”的困境,史诗传承也面临着断代的危险,如果不及时抢救,许多传承千百年的民族史诗,就会随着他们的辞世而永远消失,英雄的格萨尔王的故事也许会变成仅仅记录在纸上的干枯文字。    

    承续民族历史的根谱    

    史诗作为各民族世代传承的大型族群叙事,流传久远,影响深广,一直被人们珍视为民族历史的根谱,吟唱出的故事在特定仪式语境中被赋予了非凡的力量,因此史诗的传承不应该局限于书面的保存。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已将中国史诗学列为学科建设重大项目,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各民族史诗学者承担起了这个历史重任,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微弱努力使这部史诗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