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地质学家说,西藏地区亿万年前曾是波涛汹涌的大海,由于大陆板块剧烈碰撞,海底岩石隆起,汪洋看不见了,一座青藏高原拔地而起:西北昆仑山、祁连山,中部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东边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最为奇特。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尼洋河、年楚河……如条条银色丝带飘在空中,更有一大片一大片的高原牧场散布在青藏高原之上。大自然这只神奇的妙手,给世界绘制了一幅神奇的画卷……
我曾站在藏南四千七百公尺的加查山上领略过夕阳下的群山胜景,心也随眼前景物变化激动过:那血色残阳慢慢下沉,镶着金边的墨绿色山峦伸向极远地方;裹在云中的太阳正努力挤开几条云缝,洒下条条金线,投射山脊上,印上了斑斓的图案,云在动,图案也在变幻着。而那翻滚着的白云,一会儿吞没整个山谷,一会儿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山坡上浑身裹着光的牦牛、绵羊,在那儿悠闲地吃着草……
山再美,若没有水的帮衬总会让人乏味。正如琼岛白塔山有碧波荡漾的北海相伴,杭州雷峰塔有赛西子的西湖相陪,云南大理苍山有阿诗玛传说的洱海相随……那景色让多少文人骚客流连,留下多少美妙诗篇。那些小山小水的美已经让看客激动不已,同来青藏高原,站在世界屋脊,饱览天造地设的山水画卷,那就不仅仅是激动,而是永生难忘的震撼,再美的语言也显得苍白。更何况这么美的山水在这蓝天下寂寞相依相守了已经千年,走近他们身边探寻她的美丽神奇,分享他们相依相恋的真情多么浪漫。
巴松错
山中突见她的美丽,触摸了她的神奇
车沿布达拉山一路西行,伴着拉萨河一路攀升,翻过海拔5000多公尺的米拉山口后又继续西行。湍急的拉萨河不见了,清澈的尼羊河悄悄来到我们身旁。突然感到沿途的景致差异挺大,导游说:“米拉山在西藏是座很不起眼的山,但它横亘在雅鲁藏布江的山谷中间,当印度洋的暖风沿着布拉马普拉河进入雅鲁藏布江河谷时,潮湿的空气到此为止,致使迎风一面温暖湿润,森林遍布,溪水充盈;而山的背后则树木稀疏,水流混浊。”
车缓缓开进山谷,车多路窄,美丽的巴松错已跃然眼前。青山环绕着碧水,不甚宽阔的湖面上还漂着一座葱绿的小岛。当时我们正惊诧不已,海拔37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竟有如此美景时,我们已经踏上几乎要浸在水中通往小岛的浮桥。
巴松错是西藏东部面积不很大的淡水堰塞湖,它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绿色的水”。此湖四面环山,如镶嵌在高山峡谷中的一块碧玉,绿幽幽的泛着如绸缎般的光泽。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岛上绿荫匝地,岛中还有一座不大的古寺,相传是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环湖漫步一周,站在小岛的最高处,望着那蓝天之下这汪碧水的尽头,绵绵青山,群山背后还有三座依稀可辨的皑皑雪峰:巴松仙女峰、国王宝座峰和彩云峰。这时隐约可见沙鸥、白鹤飞过湖面,一艘快艇在湖中游弋。这里空气异常清新,吸一口都觉得甜丝丝的。我们站在这里犹如在画中,真有羽化登仙的感觉。据说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空碧蓝如洗,火红的枫叶折射灿烂的阳光,倒影在碧蓝的湖面,景色更是美不胜收。怪不得有人说:天下美景千万座,只有巴松不露头。
其实巴松错美的背后还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神奇。我们脚下的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是“空心岛”——岛与湖底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你到岛上也不妨试试在岛的某些地方跺脚,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觉。你若有雅兴可以细看寺前和周边陈列着生殖器崇拜的图腾,会让你吃惊不小。你若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也就是6月1日前后,跟着当地人转湖,湖边有很明显的一条徒步小路,途经巴松湖南岸的小溪边,那有一个“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当你走到湖西北还会看到一块5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有一个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祛病。就在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的“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那天,湖底中心线会长出一条绵长的白带子,是献给格萨尔王的哈达。
羊卓雍错
高山湖泊最完美的组合
巴松错中的湖水来自于巴河上游的次旁拉山上国王宝座峰融化的雪水,最终汇集到巴松错,水使她成了远近闻名的美景。但她太小,若拿她和次旁拉山来代表西藏的高山湖泊的最佳组合,那熟稔西藏山水的人一定会摇头的。可那西藏高山湖泊最完美的组合在哪呢。
那是一次极富悬念的邂逅。我们本想乘车从拉萨直奔日喀则参观扎什伦布寺,不知何故,司机途中把车拐进了一个山口。在西藏我们已经养成了逢山口下车照相的习惯,在标志牌前照完相准备回车上的时候,忽然看见许多人向山口里涌,我们也挤进了人流。走上高坡,人群突然不动了,拨开人群向前一看,我们惊呆了——眼前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山间湖泊。那湛蓝湛蓝的湖泊,宛如一位娴静的绝色仙子,安静、神秘、美丽、圣洁,躺在蓝天白云雪峰之间,静静地沐浴着阳光,悠闲、自在、大方、端庄、秀美。顺着湖水远望,那湖水在两座平缓大山之间,形似展翅欲飞的天鹅,那样动感,那样深邃,又那样玄妙。湖面波平如镜,那水澄澈见底。我不禁舀了一小杯,尝了尝觉得微咸有点甜。我再一次顺着浩渺湛蓝水面向上方望去,湖岸清晰,群山环绕,那群山的背后还矗立着雪山,听周围人说那一座就是海拔7206米的宁金抗沙雪山,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
这座大湖原来就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藏语的意思为“天鹅之湖”,她是一座高原堰塞湖,水面面积638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250公里。那成千上万只白色水鸟在湖面飞翔的画面,十分奇异壮观。关于白色水鸟,还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羊卓雍错是一潭碧玉似的清水。湖边有一个叫白地的村子,村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姑娘,她每天夜里都要到湖里洗澡,她的肌肤像白玉一般洁净。村中有一个农奴主看中了这位姑娘,要把她霸为己有。但姑娘已有自己的心上人,说什么也不愿意嫁给农奴主。有一天夜里,农奴主躲在湖中,乘姑娘下水洗澡时,一把将姑娘抱出水面,要把她抱回家去。这时,天上飘来一朵彩云,云端站着一位仙女,她用佛珠将凶残的农奴主打死,但农奴主还是死死抱着姑娘不松手,结果两个人都沉入湖中,姑娘也被淹死了。第二天黎明,人们来到湖边寻找她,呼喊她的名字。这时从湖中飞出了一只白色的水鸟,那就是姑娘的化身。从此以后,水鸟总是在湖里戏水,在湖面上空飞翔。
念青唐古拉山美丽的妻子
纳木错
纳木错的全名叫纳木错狄莫·多吉贡扎玛,传说她是龙女,保护众生,是念青唐古拉山美丽的妻子。神话中的念青唐古拉山神则时常身穿白衣,戴白帽,右手持马鞭,左手持一短箭,骑一匹白马,是藏族神话中北部草原众神的主神,也是布达拉宫红山的保护神、卫藏四茹的保护神和吐蕃赞普墀松德赞的护身神。据说他原来是西藏土族的神灵,后被莲花生大师收服为佛教护山法师,拥有尽人皆知的巨大法力,为了免除异教徒对佛法的威胁,他经常率领着旗下三百六十名随从巡视世界四方。
我们是在下午六点多来到了纳木错身边,这时天色渐暗。不能犹豫,我们要在落日前登上5300米西山观日亭。我们已顾不上攀爬犹如拉动风箱的喘息,等我们登上了观日亭时天色更暗了,那里已聚集很多人。山上的风很大,人们大都披着大衣或坐或站,端着“大炮”盯着前方。此时头顶上的云彩变暗变黑,而西面的天和水却是亮亮的,夕阳的余辉在湖面上闪着粼光,晃得我们睁不开眼。我们默默地等待……眼盯着正在缓缓下坠的太阳,就在它落入群山之中的一瞬间,如盘的红日突然喷射出一道道烈焰,仿佛一下子把云烧着了,山野在燃烧,湖面上在燃烧。太阳没入山水中,那光把湖岸曲尺形的远山烧成红色。“快看!最亮雪山就是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主峰!”一个人惊叫道。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正南方黑黑群山背后那一簇稍高秀丽皑皑雪山闪着银光。他仿佛正按压着周围的山们探头望着他的爱妻,许久许久,直到天黑得看不清为止。怪不得有人说,纳木错的日落,如难舍难分的恋人。
天不亮,我们早已坐在纳木错的东山坡上,静静紧盯着曲尺形的东岸,等待着那艰难攀爬的红日,那天边由浅红变成深红,一点点由青变亮,突然从浩渺的湖岸相接处一跃而起时,金光喷薄,照亮了四围的山,染红了湖面时,纳木错矜持温柔地吻着念青唐古拉。这时金色的阳光照到念青唐古拉山上,那雪峰顿时被染成金红色,湖岸线光彩熠熠异常分明,这时一片片白云像吉祥的哈达从湖面飘向念青唐古拉主峰,飘向天际。这也算是纳木错向丈夫的一点点表示吧,晶莹的雪峰在旭日里闪着金光。一切都笼罩在这美丽的霞光里,那样和谐自然。
没有来西藏时,曾听说这里的山冷若冰霜,凶悍无比;这里的湖冰冷刺骨,孤傲无比。而在纳木错身边度过的时光,我们所见的却是念青唐古拉山的宽厚大度,平顺温和,用深情目光探视妻子冷暖;纳木错水温和柔顺,恬静安详,用荡漾水波送去厚谊深情。呆在他们身边无时无刻不感到家庭的温暖,我们真要感谢这对默默相守神奇的保护神。
我多么羡慕这亿万年的山水情缘,如果说雄奇峻美的雪山,是西藏神灵的化身,那么纯净圣洁的湖水,则是雪山转世的魂灵。他们相濡以沫,相依相恋厮守亿万年而从不张扬、从不动摇的情感,震惊多少来访者的心。他们从远古走来,还要携手走向未来,这样的伴侣,在西藏的崇山峻岭之中又何止这几对呢?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