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蓝色小屋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边凌雪
分享到:    

    蓝色小屋

    我有一间漂亮的蓝色小屋。粉嫩的蓝,像五月里草原上无云时的晴朗天空,它洁净到了极致。 小屋有一扇门,四扇窗,还有薄薄的白纱窗和厚重的帘子。清晨,新鲜的空气齐齐地挤进来;夜晚,遥远的星辰悄悄地挂在窗外,一闪一闪。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间小屋能比它让我感到更温馨、更安全,也没有任何一种颜色比这种粉蓝更能表达祥和与宁静。在宽阔的利州广场,在无数间小屋的中间,我远远就能分辨出我那间漂亮得超群出众的小屋。它太美了,像小矮人簇拥着的白雪公主。

    我和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们在这间蓝色小屋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困苦的岁月。我要感谢这间小屋,更要感谢赠与我这间小屋的远方朋友。

    我一直在电话或短信里把远方朋友称做“老师”。实际上,我和我的老师仅仅见过一面。那年,他从重庆参加完全国晚报总编会议后专程坐火车到广元来看我。在广元宾馆,我和我的先生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常常给我鼓励的兄长。他英俊儒雅,比我想像中的还要高大。

    老师是《盐城晚报》的主编,我和他在四季论坛里初识。我发在网上那些不成气候的帖子,老师都一一认真地阅读和回复。承蒙厚爱,他还选了一些刊在《盐城晚报》,给了我无尽的鼓励。


    “5·12”,不想提及但无法回避的伤痛。如果没有这场灾难,广元就不需要祖国和世界的关注,我也根本不需要有一顶帐篷。正是灾难让我没有了栖身之所,让我在它面前几近绝望。我们在利州广场临时搭了个窝棚。由于缺乏原材料,窝棚非常简陋。一大家子挤在一处,除了蚊蝇叮咬,还要承受半夜里狂风暴雨的洗礼。

    那时候,所有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愿望,就是能拥有一顶帐篷!可世面上平时无人问津的彩条布都已经脱销,更不用说能买到一顶帐篷。一顶能遮风蔽雨的帐篷霎时间成为灾区人心目中一件顶极奢侈的物品。

    地震后收到的第一条短信是老师发来的。他关切的话语让我想放声大哭,但我没有,我不能辜负了他赋予我坚强起来的希望。我要站起来,擦干眼泪微笑。老师关切地问我需要什么,我说我只希望能有一顶帐篷。

    老师默默地去做了。他到处托人打听生产厂家,又亲自赶去订做。在这里我不忍去多想我的老师为了弄到这顶帐篷跑了多少路,求了多少人,费了多少周折。但我知道,即使我不去想,那些事实永远存在,如同我对他的尊重与感激永远存在。

    5月26日,我收到帐篷。下午,这顶被我叫做“蓝色小屋”的美丽居所在利州广场上绽放开来。小屋撑起来的那一刻,引起了无数旁观者的艳羡。一位中年男子深深感叹:这顶帐篷比一栋别墅还要值钱哪。

    当夜,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我的眉头终于舒展。我和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们紧紧地偎在一起。朋友说:天哪,我们太奢侈了,我们太幸福了,我们终于可以睡上一个好觉了。朋友还说:夏老师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朋友口中的夏老师,正是我一直尊为师长的远方朋友,他的名字叫夏泓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