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要媳妇干啥?点灯说话,做鞋做袜。”这是爷爷教我的一首童谣。小时候,我和伙伴们坐在大门口,一边唱着童谣,一边相互击掌娱乐,常常玩得忘了回家吃饭。“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这是邻居二大爷教我的。那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很贫乏,偶尔来个戏团,大伙乐得像过年一样,到处下通知,恨不得把美国总统也喊来一同乐呵。“周扒皮,好吃鸡,半夜三更来偷鸡;我们正在做游戏,一把抓住周扒皮!”“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个小松鼠!”……这些童谣大概是我们自己“创作”的,带有明显的孩子气,虽然今天听上去不雅,当时可是我们玩游戏时唱得最响亮的童谣啊!
有些童谣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虽是童谣,却全是大人的杰作。“是我的兵都来到,不是我的兵往后稍;是我的兵都来到,有车有马又有炮,还有充足的粮草。” ——听听,是不是有点拉竿子、扯大旗、立山头的味道?这是我们玩“闯城”游戏时常唱的童谣。“金鸡翎,大砍刀,你的兵马让我挑!”“挑到谁?”“挑黄英。”——这是玩“跑马城”游戏时唱的童谣。“小皮球,下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相信很多女孩儿都忘不了这两首童谣。这是当时女孩子当中极为流行的一首童谣,她们通常一边做游戏一边唱,很让人羡慕——只是她们这种方法有些匪夷所思。
尽管有些童谣连成年人都感到费解,我们却自得其乐,唱得津津有味,响天彻地。如《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儿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儿梳小辫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儿吃饼干;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儿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儿敲皮鼓……”有些童谣真就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类童谣让我们对动物多了一份亲近,也掌握了动物的点滴习性。“董存瑞,十八岁,参加革命的游击队;炸碉堡,牺牲了,他的任务完成了!”英雄的故事到处传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一首首童谣,有的像织机铿锵悦耳,有的像纺车如泣如诉,赠予了很多人以快乐而难忘的童年。现在,回想起旧日的童谣,恍如另一世界吹来的夏日爽风,让人内心深处生发出温馨惬意、感慨眷恋的极其复杂的感觉。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