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西藏的人,在西藏的许多地方总能见到“××林卡”的标志。一些有名的林卡,去过的游客就会铭记一生,如古城拉萨的罗布林卡,山南泽当镇的德娃林卡等等。什么是“林卡”?在藏语里“林卡”是风景优美之地的意思。相当于内地的园林、度假村。藏民族把到林卡游玩休闲称之为“过林卡”。
拉萨初夏的清晨,尽管还残留着料峭的寒意,但罗布林卡内,早已经聚集了一大片熙熙攘攘的人群。林卡里,人们争先恐后地去占有一块“领地”,在“领地”上搭起帐篷,拉起围幔,铺上毛毯和塑料布,准备在林卡中度过愉快的一天。在绚烂的朝霞中,罗布林卡沸腾了,帐篷一顶接着一顶,帐幔一扇挨着一扇,人群中,有弹奏的,有唱歌的,有跳舞的……其乐融融。
在拉萨“过林卡”,藏历四月起至七月的“雪顿节”是高潮,到八月上旬的“沐浴节”结束。“过林卡”的习惯,不仅流行于自治区首府拉萨,还流行于日喀则和昌都等地。据传,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日喀则城里的男人们一早骑着毛驴到远郊的一个修行洞朝见“莲花佛”。妇孺则带上食品,汇集近郊迎接“拜神得福”的亲人归来,然后,聚会于“吉采”林卡之中。这就是最早的“过林卡”活动。后来,活动加进了赛驴、赛马及射箭比赛等内容。在藏东等地,由于林木资源十分丰富,嵌在丛林中的草坝,就成了天然公园,这一带的城乡居民一到夏天,或步行或赶马车,带上帐篷和充足的食品,来到原始丛林中野营消暑,数日而返。
解放前,到林卡消暑度假的,只是“三大领主”及生活比较富裕的中上层人士;解放后,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过林卡”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在拉萨,每年大部分时间,“过林卡”的人群总是络绎不绝。每逢节假日,人们便不约而同地聚集到罗布林卡、宗角禄康等大林卡,过一个难忘的假日。
记者在罗布林卡内看到,到这里的人们一边喝青稞酒、酥油茶,一边弹着六弦琴,唱着民歌。来到这里的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自唱自跳,怡然自得。这个时候,整个罗布林卡内,各种声响交织形成一支旋律优美的交响乐,盘旋在园林的上空,真是“歌之不足,便手舞足蹈之。”林卡中也有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告诉记者,她到过很多国家和城市,去过许多公园和度假村,但这里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她还表示,自己很乐意在藏民族文化浓厚的“林卡”中度过自己的西藏游。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