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从明清开始盛行,是一种既高雅又通俗的收藏。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主任周瑞玉讲述了他的藏书经历和故事。
"藏书,是一项既优雅又通俗的收藏。"周瑞玉说,说其高雅,是因为藏书要求藏书人有一定文化素养,一看他的书架就能知道他的文化素质;说其通俗,是因为曾经有过一个调查,估计南京市个人藏书量达到万册以上的家庭应该在百户之上,而超过千册的藏书人家绝不会低于一千户。
周瑞玉说,从明清开始,藏书就一直是收藏界最受欢迎的一项,居于书画、金石、陶瓷等四大收藏的首位。那时候几乎每一位文学家、艺术家、学者、读书人都是藏书家。有清代文人说道:"贫者以书为富,富者以书为贵,贵者以书为雅"的说法,而"书香门第"更是对一个家庭的最高荣誉。
私家藏书是一个家族经济地位和文化档次的最佳体现。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书籍都代表着文化和知识,占有崇高的地位。在如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在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影响下,阅读功能已受到冲击,图书发行也成为公认的"夕阳产业"。但与此同时,书籍的收藏功能却大大扩张和显现出来。也就是说,书籍的阅读功能在不断萎缩,而书籍的收藏功能在不断扩大,藏书大有可为。
"现在图书泛滥,不少人都将收藏图书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但只有有价值的,才能算藏书。"周瑞玉说,他曾遇到过一位自认是藏书人的朋友。这位朋友为了证明自己是一名货真价实的藏书人,用了一栋别墅来放置他收藏的书,周瑞玉来到他藏书的书柜前发现,书柜里确实有大概2万册的书,然而全是一些包装豪华的礼品书。
那拥有怎样的书才算"藏书者"呢?真正的"藏书"是"淘"出来的。认真"淘"书,不但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书,有时还能找到不曾想过的书。周瑞玉说,藏书也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书都值得收藏的。一般要满足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珍稀程度三方面。也就是说,一本书版本越少、时间越久远、存世量越少就越有收藏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百年无废纸,故纸有遗香"。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