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日的午后,阳光暖暖的,我在认真地看一本书,书名叫《梵高奶奶的世界》。这是一部“画书”,梵高奶奶的画,配上她的儿子江华朴实无华近乎拉家常的旁白叙述文字,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幅幅简单的蜡笔画,美而朴拙,透着干净清澈,如秋日的天空,明净清朗,又如这午后的阳光一样温暖。那幅《熟透的向日葵》,与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一样,用色亦是绚丽夺目,但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让人感觉焦灼、扭曲、疯狂和孤独,而梵高奶奶的向日葵,却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无忧地生长,快乐地成熟。
这本书展现的是一个我们身边的奇迹,一个乡村老妇人,70多岁才开始画画,被人们称为“梵高奶奶”,一次香港个人画展,两次被请上“鲁豫有约”。这本书呈现无比的温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一颗清澈干净的心。梵高奶奶的画,体现的是一个纯朴美好的乡村世界。这个世界,只要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曾真真切切地拥抱过它,感受过它,并热爱过它。黄澄澄的饱满的谷穗,向着太阳绽放着微笑的向日葵,火红的石榴花与挺着大肚子的石榴,在花树上呢喃的小燕子,这些都让我这个在北方农村长大的女子感觉到亲切温馨。老房子墙上挂满了鲜红的辣椒、紫皮的大蒜,还有那黄黄的南瓜和一挂挂玉米棒子,乡村的秋天正如老太太的画描绘的那样,清新明快,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而最令我感动的是那幅《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画中,一边是一片成熟的麦田,旁边一溜儿捆好的麦子,紧挨着麦田的土地上,父亲正在指挥着牲口犁地,母亲则挎个装着麦穗的小筐站在一边笑着,是在笑树上的小鸟,还是在开心今年的好收成?被儿子接到广州这个现代大都市生活的梵高奶奶,画这幅画时,一定是想起了去世的老伴,想起了与老伴一起在田里干活的那些岁月。
这幅画亦令我不自主地想起了我的母亲。她至今还生活在家乡的那片土地上。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发自内心地热爱着脚下的那片土地,热爱着她侍弄的每一株庄稼每一棵菜苗。她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那些庄稼那些蔬菜那些鸡鸭鹅山羊,看着它们一点点茁壮地成长,从中感受到单纯的喜悦与幸福。我想,梵高奶奶与我母亲一样,与千千万万视土地和庄稼为生命的传统农民一样,也是纯朴地热爱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所以,她的画才那样纯净热烈,洋溢着孩童般的天真与欢乐。
翻看梵高奶奶的画作,心里是安静的喜悦,会想起那些久违的美好时光,会怀念起快乐无忧的童年,会突然感悟到日常忽略掉的亲情,会有淡淡的怅惘。久居城市的我们,为了名与利日日奔波,心灵已疲惫麻木,已很久没有体验过看见一株禾苗破土而出的喜悦了。从小就生活在城市的人,早已习惯了灰蒙蒙的天空和林立的大厦,看见这些色彩艳丽、纯真自然的画作,也会在心底泛起浓浓的乡愁。因为土地,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70多岁的梵高奶奶,站在城市的阳台上眺望遥不可及的家乡,在纸上用蜡笔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来怀念家乡。画里,那些过往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已淡如轻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惟有静谧的田园、绿树掩映的乡村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70古稀,返璞归真,老人用色彩和感情再现着记忆中的点滴美好,用无邪的心灵搭建起了一方纯净欢乐的天空,让站在她天空下的我们,经受了一次心灵的荡涤和感情的洗礼,触摸到生活本真的朴素与美丽。
你是不是已经好久没有感动过了?那么,看一看这本《梵高奶奶的世界》吧,让梵高奶奶这位朴素老太太的画作,感动你,温暖你,启发你,使你我更热爱自然的生活,更重视我们身边和远处的亲人。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