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雪域情真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顾建芳
分享到:    

     经过漫长的旅途,我们在“六一”儿童节的晚上9点左右到达拉萨火车站,迎接我们的是饱含深情的条条哈达。学生丹增旺姆的妈妈,紧紧拥抱着我哭了:“谢谢您,老师!我女儿说您也是她的妈妈。”这样的话,在别人听来,似乎有点矫情,我却觉得真有母亲般的幸福。4年来,丹增旺姆的考试成绩经常位居班级最后。我一方面抽出时间为她“开小灶”补课,一方面想方设法让她在集体中也有骄傲的地方。她的字写得比较好,于是我鼓励她办黑板报。她做了,也办得不错,我及时表扬了她。4年的黑板报,获过奖也有她的汗水。在最后一次班会课上,我问同学们我最喜欢甚至是佩服的是哪位同学。同学们大都猜的是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我摇了摇头,最后告诉他们是丹增旺姆,同学们非常疑惑。我深情地说:4年来,丹增旺姆学习上遇到过困难,但她没有放弃,她在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这是最可贵的心理健康,我相信她和我们全体同学一样,都会有出息的!真的,我就像欣赏女儿一样欣赏着丹增旺姆的成长、进步。当然,这也是每一位老师都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孩子们就要中考了,我的眼前仍然是那难忘的一幕。当我宣布初中最后一节课结束的时候,孩子们神秘地说:“老师,请给我们10分钟时间,我们要给你一个惊喜。”我疑惑着,猜测着。这时,一个同学吹了一声口哨,“呼啦”一下从楼下涌出了所有家长。原来,他们早就等在那里了。于是,家长拉着自己的孩子,给我们每位老师一一献上了洁白的哈达。每个孩子都拥抱了我们,眼里尽是泪水。扎西德勒!扎西德勒!反反复复的是同样的祝福。

     一位家长拿手绢擦眼泪,带出了一张纸,我一看,原来是我给家长的信。“你们还保存着?”我的眼睛湿润了。在孩子们考试前,我给家长们一封信,无非是想让家长们配合我,在中考前的最后10天里,做好孩子们的后勤服务,让他们顺利通过中考。一封短短的信,没想到他们竟当宝贝一样收藏着。信是这样写的:“尊敬的家长,您好!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感谢您4年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最后的十几天里,让我们一起再为孩子们做些事情,好吗?首先让我们祝愿我们的孩子中考成功。其次,从回家的第二天起,如果条件许可,请安排一个人,最好是母亲,全身心地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和接送,亲手下厨做几道孩子最喜欢吃的菜,您亲手做的饭菜最能体现浓浓的亲情。您最好放弃一切应酬,调节好孩子的生物钟,直至中考结束。还有,在这段时间内,孩子情绪波动可能较大,那就把他或她当成十几个月大的宝宝,轻轻地抱抱吧,你的爱会抚平他们躁动不安的心,让孩子消除紧张的情绪。这些琐碎而重要的事,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到,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

     是的,一个真诚的拥抱,一份预设的惊喜,一封珍藏着的信,都再普通不过了。我很庆幸,庆幸自己能感受到这份来自雪域高原的纯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