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假如吴承恩看了浙版《西游记》非得破土还阳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东北新闻网    记者 信风
分享到:    

    浙版《西游记》作为开春大戏于大年初一起在安徽、浙江、福建东南和山东四大卫视播出。因为该剧在地方台播出时已饱受争议,所以我对该剧是否会成为闹剧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但是看了几集之后,彻底被剧情和对白雷倒了,真是照准了那句话,经典剧翻拍没有最雷只有更雷。不客气的讲,浙版《西游记》简直就是在糟蹋名著,吴承恩要是地下有知,非得破土还阳,向这帮不靠谱儿的不屑子孙讨个说法不可。

    我相信吴承恩也并不反对把自己的作品拍成电视剧,翻拍也更能扩大原著的影响力,但前提是要揽瓷器活就必须得有金刚钻,你不能胡来。既然要重拍,说明你对老版有不认可的地方,你拍的会比他们好,那你就要超越老版。如果压根就没有超越的信心,又何必劳民伤财的去制造视觉垃圾呢。浙版《西游记》的导演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不仅“创新”了,而且空前绝后,接受改造后的孙悟空不再是那个从石头中潇洒蹦出的孙悟空,而是白鸟精和黑蛇精争夺黄丹,黄丹不慎击中山石,从而让石头变成了孙悟空。亮相石猴像小狗一样匍匐在土坑里,任由猴王夫妇抚摸。更不可思议的是五百年前的白骨精居然是孙悟空的义姐,还是为爱痴狂的悲情女子,为了治好丑陋的面容冒险去吃唐僧肉,并为爱自尽。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个孙猴子竟然满嘴脏话,比如对着众人说:“就算我只有畜生的智慧……你们为什么不教我?”还有被如来压在山下,不停地骂骂咧咧:“你这个下流的,无耻的小人……放你的春秋狗屎大屁……”等等,没有灵气和淘气,只有杀气和傻气,美猴王的风采荡然无存。

    近年翻拍之风日盛,讨得彩头的却不多。新版《四世同堂》登录央视,相比老版播出时的万人空巷,新版如一块扔进了大海的石头,响声不大,更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激起的却是更多人对老版电视的怀念。为什么会这样?有人一针见血的指出,《四世同堂》本身就是一碗老北京炸酱面,但新版创作者却加入了培根、鲍鱼、鱼翅、奶酪、沙拉酱、辣椒油,最后,成了一碗无法入口的高级豪华大杂烩。浙版《西游记》之所以如此差强人意,也是犯了同样的大忌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翻拍者若有点石成金之术,锦上添花之妙,对原著故事情节进行合理改动,观众尚可接受 。但像浙版《西游记》这样不着边际随心所欲的去精华添糟粕,没有板砖横飞就不正常了。导演、编剧都可以脑残,但绝不能把观众当傻子戏弄。杨洁导演、六小龄童主演的86版的《西游记》二十多年久播不衰,已成经典。就是杨洁后来为《西游记》拍的续集,由于过于依赖电脑制作,也找不到老版的那个独有味道了。更不要说张纪中版和浙江版了。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为什么反而出不了新的经典了呢?事实上,在旧作新拍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新创作者们处于一种营养过剩的丰富时代。于是,他们只会用更大的制作成本,更大的明星阵容,加入更多无聊的新剧情,对人物、历史进行小儿科一样幼稚的新解释,而且还美其名曰“时代性”、“突破性”本想取悦年轻观众。结果却是年轻观众不买账,老观众更怀旧。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