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铺从古至今走过的道路类似铁匠铺,从它的产品能看出社会的进步。上世纪50年代前,农村有木匠铺,也有个体木匠,主要制作传统木质农具和家庭摆设,也“割”寿器。那时,家境好的家庭摆设,有大柜、顶柜子、躺箱、炕几子、被阁子、八仙桌、太师椅、灯柜子等。到了上世纪70年代,农村人结婚赶城市时髦,要置“三大件”,就让公社农具厂的木工车间和个体木匠做平柜、立柜、写字台。上世纪80年代,“三大件”落后了,农村人就到木器厂和家具商店订做或购买时兴家具。现在,木匠铺改叫木器厂了,规模大的生产高档家具,中等规模的主要生产“寿器”,个体木匠主要制作一些小的日用木器,如洗衣搓板、小板凳等。 文章来源: 太原日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