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侍女大罐
1997年,我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农民朋友家里发现了北宋时期磁州窑八侍女人物大罐。当时我就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一样兴奋,用衣袖拂去她上面的尘土后,渐渐地显露出她们优美的身姿,八个美女频频送来传情的目光,我就像喝了美酒一样,醉在梦里。说句心里话,我收藏二十多年,还没有见过这么完美的人物大罐。从造型、画工、用料、分量都无可挑剔,唯一不足是罐底有十字裂痕,但底部没有透。没想到的是,今年10月我家装修房子时,我把它装箱时这才发现原来的十字裂痕已经收拢回去了,裂开的口子,十几年后又复了原,真是奇妙。
这些年我去过故宫、上海博物馆和各地的小型收藏馆,我还真的没有见到这么多人物的罐子,可以说是个孤品了。也有人给我几十万要买“她”,但我都没有舍得把“她”嫁出去。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风格独特的磁州窑瓷器,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融入本地特色,精细粗犷并存,豪放工致兼有,与同时期的五大名窑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作品更具有浓厚的民间情趣,装饰形神兼备,别开生面,颇具北方特色。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开辟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的胎体使用的是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高岭土,结构较疏松,淘炼不细,颗粒粗,常有未烧透的孔隙和铁质斑点,含铝量较高,另外原料中含铁、钛等着色杂质高,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磁州窑瓷器的胎质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器物拿在手里感觉不是很重,而民国及近代仿品普遍是坚硬偏厚重。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技法。
近年,磁州窑的瓷器很受收藏者的青睐。前几年,一件北宋磁州窑刻画褐彩瓶在香港佳士得拍场估价1000万—1500万港元,成交价1350.375万港元。我想这件八侍女大罐也能和它媲美吧。
文章来源: 齐鲁晚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