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春节琐记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商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山东 张明源
分享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已跨入了不惑之年。在我的人生中,过春节几乎都是在乡下陪父母过的。

    在乡下老家度过了40个春节,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往事如烟,感慨万千。

    小的时候盼过年,一进腊月,就屈指计算,恨不得春节转瞬即到。当时太单纯,只知道过年了就有鞭炮放、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其余的什么都不想。特别是除夕夜,我们这些小伙伴每人手提一盏外面用花纸包裹、里面燃着蜡烛的灯笼,嬉戏着在大街上时散时聚,散时像夜空中无数颗闪烁的星星,聚时像一条火龙在暗夜里逶迤前行。

    放鞭炮的情景也是难忘的。成串的鞭炮像成熟的果实一样挂在树枝上,点燃后鞭炮边响着边向地面坠落,大地就像人们宽阔的胸怀一样收获着丰收的年景和吉祥的祝福。偶尔点燃一个鞭炮,挥手抛向空中,就像惊天的春雷一样,似乎在告诉人们姹紫嫣红、百花竞放的春天又回来了。

    40年,弹指一挥间。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的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童年时记忆最深的小灯笼没有了,但有些文明和礼仪的习俗却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被人们一直沿袭了下来。

    在我们乡下,除夕这天人们吃完晚饭后,就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大街上,一起观看各家购置的鞭炮和烟花的燃放场面,人们的欢笑声和鞭炮的燃放声融合、交织在一起,展示着亲情的纯朴和谐,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准备年夜吃的饺子时,按家庭人口的多少将相同数量的小硬币分别包在里面,谁吃到的包有硬币的水饺多,就预示着来年谁的福气多。大年初一早晨,同一辈分的族人兄弟或妯娌们就自发组织起来,挨家挨户给同宗的长辈拜年,欢声笑语从每个小小的院落中飘出来,在村子的上空萦绕着,回荡着……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