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柔水似梦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记者 萨嘎 董行
分享到:    

    水下面是陆地。就像一位诗人所说:海水退尽,也不过几千年。

    但海水退到哪儿去了?仍然在陆地上。

    海水是咸的,内陆的水是淡的,相同的是它们都能浮起船,即使那船不是用木头,而是用铁或水泥制成的,也都一样能在水上漂来漂去——漂泊这个词,本来所指的就是船以及船家的生活。

    船是漂泊的咫尺陆地,从远古一直漂泊到现在。

    我出生在一条船上,六岁前都生活在船上。后来虽然定居在陆地上,但每年都有几个月时间外出捕鱼。一条船,白天是捕鱼的生产工具,夜晚是捕鱼人的栖息之所,丈余长的活动空间内,脚和腿除了支撑身体站立,几乎没有多大用处。

    在水上行走,靠的是划动船桨的手和双臂。而在雨天,芦席遮盖的狭小船舱内,连坐都没法坐,六七个人只能躺着听雨。若是雨只下几个小时也罢了,一旦连续下上几天,那种煎熬的滋味真是难以言说。我就有过三天三夜躺在芦席下倾听哗哗雨声的经历,反复而彻底地体验了什么叫做“百无聊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夺得江山后,以世代只许居住于船上,不得上陆地为业、定居,作为对陈友谅的部将及其家属的惩处。剥夺脚下的陆地,真是匪夷所思、别出心裁。朱元璋放过牛,做过小和尚,没做过船家,他是如何了解以船为家、四处漂泊的苦处的?

    水是人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但也使人痛苦——那水下的陆地可望而不可及,它不属于人类。我曾经从青岛乘海轮去上海,当再也望不见陆地时,强烈的孤独感顿时淹没了第一次海上航行的兴奋。尽管我知道,作为客轮,船离海岸不会太遥远,但距离有时并不能说明什么,即使泊在岸边,船仍是漂泊在水上的船。忽然想起海明威笔下的桑帝亚哥,在茫茫大海上,他是与海对峙的英雄,而一旦回到岸上,就变成了略感伤痛的平常老人。

    海水如何能够退尽?离开水上生活已经20多年的我,居住在城市的某一栋楼房内,依然可以闻到水的气息。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