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绿树成荫,鲜花簇簇,人影晃动,这是夏天罗布林卡最常见的风景,也是她一年四季最迷人的时候。
位于拉萨城西郊的罗布林卡,如今已经是一所热闹的公园了,即使走进她的庄园依然要购买门票,但是大门前大片大片的草地树阴,也足够来来往往的市民游客驻足歇息、玩耍游乐了。或是在草地的树阴下舒舒服服地躺下,尽情地伸伸胳膊伸伸腿;或者和三五好友,撑起大伞,坐在草地上打打牌玩玩游戏;或者挽着恋人的手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散散步,看草坪上几只大大小小的狗来回地奔跑嬉戏。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恋恋不舍地洒在草地上的树阴里,流浪狗大黄依然跟同伴们追逐着撕咬着,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或三五成群地坐在草地上喝酒聊天,或一家大小拖着一只毛发遮脸的藏狗,小孩子们奔跑嬉闹的喊叫,小狗们互相撕咬的吠声,再加上空地里响起高亢的藏歌和闻歌翩翩起舞的人们,我告诉你,这时候是罗布林卡最美丽的时候,哪怕庄园的大门已经紧锁。即使在夜色朦胧里,她也有自己的节奏,那般悠闲与快乐,忘记了所有世事的烦恼,只享受这一刻天地共生的宁静。
但是以前的罗布林卡,却没有这么多平凡的快乐。这里被称为西藏的颐和园,寓意为贵族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18世纪40年代以前,罗布林卡还是一片野兽出没,杂草、矮柳丛生的荒地。后来,由于七世达赖喜欢并常来这个地方,所以当时的清朝驻藏大臣便为其修建了一座鸟尧颇章,也就是凉亭宫。公元1755年,七世达赖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即贤杰宫,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等,因此,这里逐渐被历代达赖用为夏天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官员的地方。
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现主要开放的是东面的正门。康松思轮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阁楼,它原是座汉式小木亭,后改修为观戏楼,东边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开阔场地,专供达赖看戏用。它旁边就是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它的北侧设有嘎厦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每到夏日,布达拉宫内的许多政府机构,都要随着达赖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
西藏和平解放后,又在北面建了新宫,使罗布林卡发展为今天的规模。新宫内,栩栩如生的壁画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的是新宫北殿西侧经堂内画的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与八大弟子图。释迦牟尼画得最大、最细致,一幅善良平静的尊容。八大弟子形象很生动,那种静穆沉思的虔诚神态刻画得非常逼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新宫南殿的壁画,从西沿北到东,是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的一部西藏简史,它的内容包括:藏族起源、吐蕃王朝兴亡、公元846年至1391年西藏佛教后弘及噶当、噶举、萨迦、格鲁等教派的陆续兴起,1391年一世达赖根登竹巴出世等各世达赖传记等共301幅画面。这些画面为研究藏族的历史和藏汉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整个画面生动活泼,色彩和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西藏绘画艺术的一个集锦。
当然,罗布林卡最值得看也最热闹的时候,还应该数一年一度的雪顿节。
每年拉萨的雪顿节,罗布林卡都是拉萨市的活动中心之一,各地有名的藏戏团体都会涌向这里。从藏历七月初一到初七的7天里,这里每天都要唱藏戏。而在雪顿节前夕,罗布林卡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为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这些帐篷是藏民携老带小一起到罗布林卡搭建一个临时的“家”。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独特的、热闹的节日街市,人们似乎把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在歌声和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曼妙多彩的舞姿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声在树影里传递,可以说,雪顿节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节日里的拉萨人几乎倾家而出,都身穿鲜艳的节日传统服装,或一家大小或亲朋好友,三五成群,在草地上树阴下搭起帐篷围坐在一起,摆上从家里带来的青稞酒、酥油茶、藏式点心等食物,把酒畅饮,畅谈无间,下棋打牌,跳舞唱歌,自娱自乐。等藏戏开始后,熙熙攘攘的人群围成一个个圆圈,津津有味地欣赏藏戏演员精彩的表演,鼓掌喝彩。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