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尼洋河畔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林芝西侧的尼洋河很美,戴着雪帽的青山一座牵着另一座的手守护在河的西岸,山脚散落着宁静的村庄。刚刚经历了深冬枯水时节,河中沙洲上的荆棘和野草或枯黄或浅灰,那是冬天留下的记忆。沙洲覆盖不到的地方密密麻麻都是椭圆形的石头:有的大过人头,有的小如鹅卵,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着;干涸已久的石头被太阳晒成了米白色,远远望去,就像满院子的小鸡在仰着头做好了抢食的准备。

    初春的河水清得透明,有的地方河水被石头包围成一滩,安静地躺着晒太阳,河底排列有序的深色石头一览无余;微风袭来,搅得水底的阳光一道道荡漾开去。有的地方河水虽然在流动,却也安静,白色的沫子夹在水面的鱼鳞纹里有节奏地舞蹈着向下游漂去,像一匹点缀着百花的绿色绸缎。河势起伏的地方,河水变得欢快了,洁白的水花欢腾,仿佛有上百条巴掌大的鱼竞相跃出水面。

    我骑着车沿河南下,头顶是瓦蓝瓦蓝的天,点缀着几朵稀疏的云彩,右手边是尼洋河,左手边是刚开始抽出嫩芽的柳树,耳边有轻风在唱歌。快到尼洋阁的时候,眼前突然冒出一片开阔的河滩,河滩被河堤分割成了两块。西面的一块仍在河道里,沙洲、水面、石头间相点缀,织成了一块绿、白、灰三色相合的锦。东面的一块大部分被牧民用木栅栏围成了牧场,齐膝的牧草一律金黄,上面仿佛蒙一层淡淡的薄烟,牧场里有奶牛也有绵羊,但都不多,有的在埋头啃草,有的在水塘边饮水,也有的在安详地望着远方的蓝天。牧场东边靠近巴吉村的地方多了许多高大的树木和几所简易的木头房,还有正在修整栅栏的牧民在树和屋之间移动。

    我推着车走在空旷的河滩上,早晨的阳光有些失真,不时有鹰隼在河滩上方掠过,低飞的水鸟在水面划出一道道痕迹,景色真是太美了。

    这是来到西藏之后第一个得闲的周末,我在尼洋河边找到了失落已久的悠然。之前每天出门看到尼洋河西岸的雪山,我就想着哪天一定要爬到山顶去吹吹风看看远方。

    中午和罗师傅他们在河边散步的时候,我兴奋地把嘴努向那边说:“哪天我有女人了,我就爬到山顶向她表白!”

    罗师傅笑笑说:“你觉得对面的山有多高?”我本来觉得那山应该有七八百米高吧,但心里盘算着说得太高了被他们笑话,就压了压,说:“应该有五六百米高吧。”

    他说:“你没看见山上的雪是不会化的么?终年积雪的地方至少都在5000米以上了,林芝海拔3000米,那山少说也有2500米。”我心里不由得一惊,有些不敢相信,争辩道:“我记得当年看泰山,觉得1500米的山很高啊,对面这山怎么看都不比泰山高啊!”

    他说:“内地的山比较险峻,所以看上去很高。那时我感到很惭愧:“对不起,西藏的高山们!这个没见过大世面的云南村夫小看你们了!”惭愧过后再看对面的山时,觉得在它的博大面前,自己很渺小,心中没有了那种“山高我为峰”的狂妄,增添了几分平和。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