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以梦为马 写给一年前的我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西藏商报文教副刊中心 陈诚
分享到:    

    再过几天,就是我进入西藏商报工作整整一周年的日子。在这飞逝而又无限漫长的一年时间里,光阴像是一个巨大而厚实的手掌将我每一日不停歇地拉长、拔高,变成了每一个小女孩小时候在镜子里练习变成的那般大人模样。也就是在这成为记者短促又温驯的一年时间里,我忽然之间明白了一些事理。“啪啦啪啦”每日在报社敲动的键盘,教与我一个成长的哲学:岁月永不停,莫留待心冷时再来记录。也许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不过是当活到白发苍苍脸上一堆褶子,我的青春跑来跟我耀武扬威的时候,我还有几场可以骂自己真傻的恋情、几个又老又丑以后也能互相称呼绰号的朋友、有一些丢脸的糗事、一堆再回忆起来能拍着胸口说“能相遇真是太好了”的念头。

    采访过许多人,见到过许多或阴或晴的脸,听到过许多或浅或重的话,往往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那一些无邪而明媚的笑容。记得今年除夕前,一个推着车子沿街叫卖玉米和粽子的四川阿姨问过我,“过年不回家吗?来阿姨家吃年夜饭吧。”我问她:“阿姨,你一天能挣多少钱呢?”开朗又朴实的四川女人笑笑对我说,“快过年了,这段时间生意还不错,一年忙活到头,不差请你吃一顿团圆饭。”那天晚上,我坐在她们家物件杂乱过道狭窄的二楼,女人家里有两个房间,客厅里摆放着简单的几样家具,余下的地方被满满当当的货箱所占据,我捋了捋头发蹲下来帮她收拾地上零散的日用品,女人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叮叮咚咚”地张罗着。女人的男人回老家过年了,我们两个独自在外过年的陌生人的年夜饭只有一瓶可乐,饭桌上几碟用郫县豆瓣炒好的素菜,一条水煮鱼烧得口味咸而腥重,老实说,并不美味,然而我却吃得十分饱。窗外万家灯火暮色四合,车体蓝白相间的出租车在霓虹灯下变得一身昏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时候女人“呀”地出了惊喜的声音。或者其实是我从未阅读过拉萨的黄昏,只瞻仰它的夜色,贪婪吧,人总归是种动物。回顾起来那日,亲昵的四川话包裹我的耳廓,慵懒的晚茶代替漫长的路途,然后我曾经慢吞吞地想,我尚且还在拉萨, 也许这便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夏天伴随着第一声蝉鸣来到了我的额头。平心而论,记者这个职业改变了我许多,让我变得更加懂得珍惜生活。我常常用一支笔记录那些我从未体验过的生活,三句五言便能了解别人辛劳度过的半生,虽然藏匿在纸笔后面的,是那些我们永远也形容不完的领悟。我几乎快要回忆不起来在成为一名记者之前我经过的那些年岁,只记得我常常搬家,常常旅行,常常在两个遥远的城市之间穿行,一个红黑格子的旅行箱“骨碌碌”地跟随着我见证了一个地址又一个地址的变迁。往事没有教会我太多的小聪明,却给了我一股脑儿的坏脾气,我似乎永远在用速食组装我清瘦的生活,亦发自魂魄地享受着自己这一副来来去去奔波在路上的壮烈姿态。记者恰巧成就了我这个卑微又高大的梦想。我的人生哲学仅仅是,饿肚子的时候就要行动不该抱怨,于是会穿上鞋,头发随便挽个结,便利落地下楼去吃一碗热馄饨面。也许,没有根的人,走得会比较快吧。

    毕业工作后,我总是不喜欢提到“时光荏苒”这个词,因为它让人联想到的下一句永远是“物是人非”,而一年后的我却不凑巧地沾染透了这八个字的种种痕迹。一年前我渴望去远行的地方已经更换了,一年前我常听的歌手已经不出唱片了,一年前我喜欢的人如今只是一个拨不通的电话号码。可是一年前的我,我想这样诚恳地告诉你:在这颗孤单转动的蔚蓝色星球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拥有一个专属于她的另一个自己,在某一个找不到的远方代替自己过着另外一种不同的人生。短短一个秋,我们已经长大,年少时候的小小愿望,像是你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像是我再也看不懂的文艺片、热血漫画与流浪小说。以梦为马,生长出一双坚硬的白色翅膀,在云朵堆砌的森林里向更为深远的地方飞快而热烈地奔跑。你是我长大后的蓝精灵,我是你懂事了的匹诺曹,我们有没有比从前快乐,其实都在心里惦记着,有个人让我最信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