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庆节前夕,我接到一个采访任务,拉萨市广电局为尼木县吞巴乡吞巴村洛热组15户村民安装广播电视设备。
凌晨6点,在沉沉的睡梦中被闹铃唤醒,起床梳洗完毕,6点半天还未见亮便出发。初秋的拉萨已经感觉有些寒冷,窝在车里又昏昏然睡去。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睡意朦胧中听到谁说了一声:“应该快到了吧,听说村民已早早地在路边等着了。”
睁开睡意惺忪的双眼,天已经亮了,窗外的景物依稀可见,我们的车正在一段高山峡谷地带穿行。拐过一个弯,车停了下来,路边停着两辆车,还有10几个村民,其中还有1个几岁的小孩。拉萨市广电局工作人员给我们说是县政府工作人员和村民们来接我们。
我们下车后,县政府工作人员安排我们跟村民一起上山。“上山?”带着满脑的疑问,跟着村民往一条看不到边的上山土路上前行。
走了几百米,感觉有些喘不过气,可能是晚上没休息好的原因,加上没来得及吃早餐,胃也有些难受。“给我吧!”一个10多岁的小男孩指着我背着的小包和相机用比较生硬的汉语对我说道,说完后便将我的包和相机拿了过去。
“再往上面走一点点,前面就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不远处,在光秃秃的地方居然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似有房屋在树林中若隐若现。
“哦,到了。”我长舒了一口气。
几百米的距离,我们走了近半小时。村民达瓦热情地将我们迎进了屋,给我们倒上香甜的酥油茶。
在与村民的聊天中得知,洛热组在山上,山下就住了达瓦和另一户村民,我们要去的是山上。
休息片刻,继续出发。村民不知从哪儿牵出了几匹马,他们示意我们上马,刚才为我背包的小男孩为我牵马,他叫顿珠,14岁。
上山的路很狭窄,也很陡峭,时不时我们得下马徒步前行。经过3个多小时的行程,快到山顶了,路一下平坦起来。从一处山石凿出的山坳穿过去,眼前豁然一亮,绿树、溪流、村庄、农田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田园风光,好美的村庄,疑似误闯桃花源,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见我们到来,热情的村民们为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将我们迎进屋,端上青稞酒、酥油茶、热腾腾的土豆和藏鸡蛋。他们将土豆和藏鸡蛋一个劲往我们手里塞,手里热乎乎的,心里暖暖的。
洛热组的村民世代居住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一直没有通电,自“户户通”工程启动后,拉萨市及其它县(区)已完全安装完毕,洛热组是最后一个安装广播电视设备的组。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党中央、国务院为村民们安上了太阳能,并赠送了电视机,卫星接收机等电视设备,这个高山上的小山村从此也告别了不通电、没有家用电器的历史。
为让村民早日看上电视,拉萨市广电局工作人员开始为村民们安装广播电视设备。经过安装、调试,当电视上呈现出清晰的画面的时候,村民们激动地鼓起了掌。80多岁的琼吉老阿妈更是激动得一个劲地用藏语说:“共产党好、国家好!我这么大岁数了,也走不下山,没想到我还能坐在自己家里看电视,真的是太幸福了。”
村民们聚集在一起,看着电视,手中的遥控器不停地换着台,幸福洋溢在每一个人脸上。
15户村民家的广播电视设备都安装调试好了,我们也该返程了。村民再次为我们斟满香甜的青稞酒,献上洁白的哈达,脖子上的哈达已经围上了厚厚的几层。村民们站在村口,与我们道别,我看到了他们脸上绽放着的淳朴笑容,虽然他们世代居住在这片高山上,但国家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的生活是甜蜜而幸福的。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