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是人民银行樟木口岸中心支行工作人员,从樟木调回四川眉山人行中心支行工作已经数月了。前些天突然收到爱人从西藏捎回来的几大包东西,说是昔日同事送我的礼物。捧着一件件饱含同事们深厚感情的礼品,一幕幕在樟木工作和生活的情景不断浮现眼前,几个月来积蓄在心中的思念也如潮水般涌动,令我久久难以平复。
1997年,我从学校毕业后来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尼边境——人民银行西藏樟木口岸中心支行工作。那时的樟木交通极其不便,日常生活物资匮乏,网络通讯严重滞后。在这个四面环山,仅能见到“三角形”天空的边境小镇,所有生活物资只能依赖与外界相通的唯一一条冬有大雪封山,夏有山洪塌方的中尼公路进出。在正常情况下,内地亲友的邮件能在三五个月收到已属“特快专递”,而要想往外拨通一个长途电话,能在30分钟内拨出就算是非常幸运的了。记得有一次,为了和远隔千里的父母通上话,我整整用了近2小时才把电话拨通,可刚刚喊了一声“妈妈”,话筒里就传出“嘟嘟”的声音,抱着话筒的我抑制不住的掉下了眼泪,而轻飘飘的几个阿拉伯数字,我却再没了去拨动的勇气。
然而,就是在那个几乎与世隔绝、自然环境艰苦的地方,是他们——我的藏族兄弟姐妹,用西藏人特有的淳朴与友善接纳了我,并伴我度过了最为难忘的青春时光。
那时我是单位上唯一一个从内地来的汉族女孩,面对陌生的高原环境,我极不适应。这时,美丽善良的藏族阿佳(藏语“姐姐”)就像邻家大姐姐一样对我关爱备至。她们常常带我到当地居民家中领略喜马拉雅山区独特的藏家生活,我听不懂当地话,她们就主动为我当翻译。在初到樟木的日子,我从未因为不懂藏语而产生被冷落的感觉,却常常因为他们的细心呵护而受感动。有一位好姐妹,每逢空闲总会煮上一杯香甜的酥油茶给我送到家中,记不清多少个周末和节假日,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聊天,所有的烦闷与不适便在谈笑间一挥而去。以至于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必须喝上一杯热腾腾香喷喷的酥油茶,才会感到一天生活的踏实与完美,那份情意至今印在脑海,难以抹去。
记得在樟木的一个雨天,我再次感受到了藏家人的真诚与善良。那次我休假结束返回单位,行至途中突遇山洪爆发造成中尼公路山体大面积滑坡(中央台新闻联播曾报道过这一事件)。由于通讯不畅,我无法了解前方状况。如果继续向前,很有可能遇到随时发生的山体下滑与飞石下落,甚至可能被泥石流卷入悬崖;停下不走,则要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海拔3000余米的荒山中挨饿受冻,而以我的身体状况,很难承受在高原山区露宿。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听见前方有人大声喊“这里是否有樟木中心支行的人员” !原来,是单位了解到我有可能被困路上的情形之后,派人带着干粮前来接应。两位男同事一前一后护着我,在漆黑的夜里急速穿越乱石泥浆,翻越山崖,平安地回到了单位。事后我才知道,在我们跨过一个个泥坑时,是同事们强忍着被乱石划破双脚的剧痛,双腿匍匐在地上,用双手把我托过了危险路段。而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却浑然不知地把同事的双腿当成了平软的泥地。此次“劫后余生”,让我更加懂得了珍惜,我庆幸我生活在这样的民族大家庭中。
几年后,我与同在一个单位的爱人在樟木以藏汉风格举行了让我终身难忘的婚礼。那一天,藏族同胞按照民族习俗给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表达最诚挚的祝愿,藏族同事以藏家特有的方式为我们唱起一首首祝福的歌。当我们的普布行长向来宾宣布今天是他“又嫁女儿又娶媳妇的大喜日子”的时候,我和爱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不再因为婚礼中没有家人的陪伴而感到遗憾,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至亲,我们就是西藏的儿女,我们是一家人。
一位藏族小女孩曾问我,是喜欢我自己的家乡四川,还是喜欢她的家乡西藏?我说,四川虽然是生我养我的故土,而西藏却有我十几年的青春美好生活,她已经成为我的故乡。
细细品味,十余年的樟木生活经历,藏家的直爽与热情、淳朴与善良、执着与坚强,已经深深地融入我的血液里,这段记忆将永远伴随我的生命历程,并成为我精神世界的一笔巨大财富。
阵阵幽香从堆积的礼品中飘出,是我久违了的那沁人心脾的藏乡特有的清香。遗憾的是我不是激情的诗人,不能用华丽的诗句去赞美我那乐观善良、勤劳朴实的藏胞乡亲;我不是睿智的哲人,不能用富含哲理的话来表达我对藏族兄弟姐妹们深深的眷恋之情。我唯有用一颗朴实的心,在这里向我藏乡的兄弟姐妹献上我最最美好的祝愿,祝愿他们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