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系领带的援藏干部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郭雄
分享到:    

    由于要长期在村里生活,天天与泥土和灰尘打交道,洗衣服极为不便,几乎所有的驻村干部都要穿运动鞋和比较耐脏的衣服,但其中有一位很特别,穿衬衣系领带,笔挺的西服,锃亮的皮鞋,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大城市的气息。这位就是从浙江远道而来的援藏干部,现任自治区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副主任杨骏。

    在地图上看,浙江杭州与西藏吉隆处在同一纬度之上,但两者相距却是十万八千里,一头连着祖国版图的最东部,一头地处雪域高原的最西南。万里路遥,援藏情深。杨骏就是带着满腔热血从零海拔地区来到了世界屋脊,开展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眼看一年的援藏任务即将结束,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的他抓住了强基惠民活动的机会,主动申请利用在藏的最后两个月深入到差那村开展驻村工作。

    由于身份特殊,他的这一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从援藏干部到驻村干部,不仅仅是角色的简单转换,更是对援藏工作的升华。“既然要援藏,我就不能老是待在拉萨,我应该走出来,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去,这样才不枉西藏之行。援藏要援到村,惠民要惠到心。”杨骏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

    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从平时的接触中我能够体会得到。在与乡村干部的交流时,他常常能提出颇有见地的观点,让乡村干部们豁然开朗;在讨论惠民项目的实施时,他注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其观点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在日常生活中,他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智慧与学识,既温文尔雅,又多思善辩,与他本人的穿着打扮保持着高度一致。他常常能把沿海开放地区的先进思想与理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深深影响着其他驻村干部。

    由于驻村期间物资供应困难,从拉萨带来的新鲜蔬菜与肉类不到两个星期便已消耗殆尽,每天只能以午餐肉、榨菜等当下饭菜。为改善伙食,我们提出要到河里去钓鱼或者用弹弓打几只野鸽子。当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至今让我汗颜。他说:“吃鱼吃鸽子就免了吧,不要让脆弱的西藏生态因我们的贪婪而受到伤害!”他每天都要亲自下厨,为我们做一道素菜,他的菜味道极清淡,佐料仅为油和盐。与我做的麻辣川菜截然不同,素菜虽淡却有滋味,保留着蔬菜原有的清香与韵味,需要细品才能体会得到。这也正如他的为人,只有走近他才能真正了解他。

    为了真正了解社情民意,掌握最基层群众的心声,我们常常要走村入户,与村里的老百姓拉家常。为更好地与群众沟通,他能咬牙喝下主人递过来的酥油茶,尽管平时他一滴不沾、闻着味都要躲得远远的。他还能大口吃下带着血丝的风干牛肉,我们都知道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但为了工作,为了能拉近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他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坚毅与执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