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雪域求法记》:缘聚与缘散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记者 汪凌
分享到:    

    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延续着一种对宗教的情感,我无法用一个确定的词来形容这个情结。近年来,我开始关注那些和宗教有关的个人、族群、地域乃至国家的历史,于是,就有了手边这本《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佛家讲一个“缘”字,这算是我与此书的缘起吧。     

    口述史是最近几年常见于坊间的书写形式,因亲历的、见证人的身份,使讲述成为一种个人生命体验的重新梳理,在官方记载之外,以民间的姿态,对历史事件进行补充和丰富。也因为这样一种朴素平易、自在鲜活的民间性质,口述史往往比正史轻松易读。邢肃芝(藏文名为洛桑珍珠)是一位曾经为僧后又返俗的人士,为僧本不稀奇,但身为汉僧却往西藏研习藏传佛教密法,而且是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局势最为动荡的年代,他的求法历程便不再局限于教规典籍这些佛门中的学术问题,而延伸到了民族、党派、历史、地理、风俗等诸多领域,尤其当时占西藏统治地位的宗教与贵族势力之间的来龙去脉、此消彼长,以及与中央政府的分分合合,诸如此类的政治事件,以个人历险串起来,又配以大量鲜于与闻的西藏与藏地喇嘛、民情风俗的老照片,使这部书褪去学术的枯燥,连不相干的人都会引起好奇心,更遑论我们这一班阅读爱好者。     

    我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其中对于西藏三大寺的体制、喇嘛的学经过程、密法的传承和传授、寺庙生活,以及旧日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官吏制度、贵族阶层的生活方式、藏人狂热虔诚的宗教感、时时出现于叙述中的“神迹”,等等。斯人斯事斯时离我的现实经验遥远而陌生,但谁能否认,这些遥远而陌生的经验,和我们的生存处境没有一点牵连?过去也曾读过佛家人士的传记,但大多是俗家人看出家人,有些隔山隔水的搔不到痒处。邢先生的口述史弥补了这个缺憾,因为是亲历,既让人看到当时特殊背景下的僧俗世界,又通过口述人的眼光浏览了一遍公家人和汉人足迹杳至的藏人领地,就等于在纸上游历了一番旧西藏的过往历史和风景。     

    有一些对当地风景风俗的考据给了我特别的印象,它们和唯物界的科学理论或数据不相干,而源于现象界以外唯心的、神秘论的理念。风水之说即其一。藏人对造屋之学极有讲究,比如布达拉宫,它所倚靠的山势就像一条龙,布宫正好建在龙背上,另有一药王寺踞于龙尾,前后相连,遥相呼应。当年清军大将平息藩乱后,看到此处风水太盛,惟恐将来再起祸乱,于是用大炮将两寺之间的地方炸断,破其气势。后来藏人在此地建了一座佛塔,用铁索和铜铃将前后炸断处联起来,名“摇铃接脉”,意欲恢复原来的好风水。前因后果都有点匪夷所思,但在这个交通闭塞、与世隔绝的世界,心灵和意念层面的东西,似乎占据了更突出的位置,左右着人们“现在世”的生活。     

    在这本书里,从那些高僧大德们修行的点点滴滴、从日常学经的仪规和仪式中,似乎可以启发阅读者去体味一些世间的智慧。在旧西藏,考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佛教理论,还要有足够的资粮(财力),才够考试的资格。为什么?邢先生说:“佛教里有句话,佛弟子要修福慧二资粮,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一个人不具备这两种资粮,学佛是很困难的。只有福德,而没有智慧资粮,难以证得成就;而只有智慧资粮,不具备福德资粮,生活都不能维持,又怎么学佛呢?因此福慧二资粮缺一不可。”这让我想起此前曾读过的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三联书店2002年5月出版),书中的一个观点是:当革命掌握在一穷二白的“穷棒子”手里时,未必是件好事,它往往会将最初的善意引向歧途,导致不可控的恶行。19世纪法国大革命、20世纪中国文化大革命,过程中那失控了的血腥,都能说明这个事实。小到个人求学修行,大到一个社会稳步进步,想要获得不俗的成绩,想要善始善终,想要达到一个富裕而公平的世界,“福慧二资粮缺一不可”。     

    掩卷之后,不免有一些浮想,一本书之好坏也即在于此。不过,可能也是因为口述的方式,虽然缘自亲历亲为,但终究少了一些笔写春秋时随事随境而发的思考。全书中,奇谈异闻和史料有余,思想的东西则偏少,对于邢先生这样一位精通佛学与藏传密法的大师来说,此书没有传达出应有的深度,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