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月1日,根据西南军区气象处的命令,我们护送着气象仪器及物资,从四川成都起程向西藏进发。7月29日,我背着气压表随队从甘孜玉隆草原走向西藏,历时155天抵达拉萨。虽然已经过去了58年,但进藏途中翻越二郎山、穿越海拔4000多米的石渠扎溪卡大草原、走过三江源头所经历的一幕幕,不时浮现在眼前……
受命向拉萨进发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西南区的气象工作被军队接管。1953年4 月中旬,西南军区召开川藏区域军事气象工作会,传达中央军委关于贯彻党中央、毛主席要求开辟川藏高原禁区航线、保卫西南边疆的指示精神。西南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西南空军司令员余非,要求西南军区气象处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安排,迅速完善甘孜飞机场气象站和拉萨气象站,新组建昌都、巴塘、林芝、丁青、邦达、那曲、江孜、日喀则、定日、亚东、冈底斯、噶大克(阿里地区)等气象站。按照西南军区首长的命令,西藏军区前方司令部张国华司令员和西藏军区后方司令部陈明义司令员共同协商后决定,派出包括我在内的一批从事气象测报的战士,随同军区运输大队护送气象仪器进入西藏,并要求我们在月底前做好动身准备。
5月1日早晨,西藏军区后方司令部承运汽车连的九辆军车一字排开停在军营内,各类物资、器材装了满满的六辆车。车队中有一辆体积最大的车,名叫大道奇,满载着稀缺贵重的气象器材等,需要专人坐在车上押运,这个任务落实给我和小蒋担任。于是,我和小蒋坐在大道奇车上,与其他几十位同志一道,在热烈欢送的掌声中起程。
二郎山上遇塌方险些坠崖
第二天一早,车队从雅安兵站出发,经过天全县城不久,就开始沿着蜿蜒曲折的简易公路翻越二郎山。
二郎山是横在川藏交通线上的第一道险关,是我们从四川进西藏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它最高峰海拔3437米,既是地理环境的天然屏障,也是高原与内地气候的分水岭。我和小蒋坐在车上,随着车队在盘山道上千回百转,不断往上行驶,我们进入了峰峦重叠的二郎山腹地。不时进入眼帘的那茫茫林海、幽深的峡谷、飞瀑、流泉,在盛开着红、兰、紫、白色大小杜鹃花朵的交相辉映下,再加上不时飞来飞去的高原彩蝶,使二郎山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当我们正陶醉于二郎山的神奇美景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随即汽车剧烈颠簸,瞬间小蒋和我被甩在公路边。我本能地猛跃而起一看,发现我们乘坐的车遭遇塌方,汽车被卡在塌石间动弹不得,小蒋满脸是血倒在地上,不知死活,行驶在前面体积较小的八辆嘎斯车已无踪无影。我当时惟一想到的就是赶快向前面的车队呼救,于是就沿公路向前飞跑,猛追前面的车队。跑过100多米的拐弯处,见到车队就高叫停车。同志们听到呼救声立刻停车,随即与我飞奔而下,只见大道奇卡车被垮塌石头卡住,但后轮的外胎已脱离公路吊在公路外的悬岩上,驾驶员一手抓紧方向盘、一手拉着刹车制动器,脸色铁青、大汗淋漓,两眼直盯着窗外不到三十厘米的千米悬崖,仿佛成了一尊雕塑。同志们迅速将头部受伤的小蒋和左腿流血的我扶上车,由汽车连连长急忙送到泸定县医院,由汽车连指导员在后处理悬在崖边上的卡车。
车子载着我们颠簸了半个小时后,爬上了2900余米的垭口,又下行二十多分钟终于走出雾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晴空万里。向前看,美丽的贡嘎雪山呈现在眼前,放眼山下是蜿蜒的大渡河和盘山公路。回头再看刚翻过的二郎山峰,一片流动的云雾覆盖在山峦之上,如瀑布般往山下飘移,云山雾罩的二郎山格外美丽。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下行约一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所在地的泸定县医院。经检查,小蒋头上有十多厘米长的人字型伤口,流血不止;我左小腿有四厘米宽、十多厘米长的皮肤脱落,也在流血。医院要我们住院治疗,我不愿住院。医生为我进行包扎后,第二天我就随车队出发了。
扎溪卡大草原遭罕见冰雹袭击
在甘孜兵站休整时,队伍中有三名队员去甘孜飞机场气象站工作,部分队员和器材分往甘孜和昌都及周边地区新建气象站去了。这时,前后方司令部共同商定了我们的进军路线是:车队将我们送到当时川藏公路的终点——玉隆草原,物资器材改用牦牛驮运,经石渠县进入青海省称多县,渡过通天河,向西北沿三江发源地的巴颜喀拉山南侧,经过唐古拉山与三江源头之间的风雪高寒地带,翻越唐古拉山口经那曲直到前方司令部所在地拉萨。
7月29日,我们到达玉隆草原,后方司令部已在那里准备好1000多头牦牛等待运送物资器材,其中用200头驮运器材和生活用品,其余1000多头牦牛驮运前方急需的银元、布匹、罐头等物资。当地爱国进步藏族头人夏格刀登带领40多位藏族同胞承运。在气象仪器中,有一支十分精密、稀少、贵重的水银气压表,运送过程中不能震动、不能倒立、不能斜放、不能受潮受热,不能用牦牛驮运,要求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耐心的人,小心翼翼地背着它跋山涉水步行数千里,确保万无一失地送到拉萨。这遇到一个大难题,大家都顾虑万一不小心弄坏了交不了差,不敢接受此项任务。最后,带队领导将这一重要任务交给我和另一位战士承担。
8月1日,我们从玉隆草原出发时,是一支拥有100余人(其中有藏族同胞及家属约80人)、100多匹马、1000多头牦牛、供路途食用的100多只羊、70余条牧羊犬、凶猛且颇通人性的藏獒所组成的庞大队伍。出发时,队伍连绵数里,场面十分壮观,我和18名战友带着30多支步枪、冲锋枪进行监护和武装押运。
我们每天黎明起程,根据地形,中午前后停下解驮,放牲畜饮水、啃草,人们则搭帐篷、拾牛粪找柴火、煮饭餐饮、休息。 行军400余公里,经过了地处四川海拔4200米的石渠县城后,一天中午队伍正行进在扎溪卡大草原中,碧蓝的天空突然飘来大片翻滚的乌云,刚到头顶就狂风大作,状如乒乓球般大小不等的冰雹就密集地向我们的队伍袭来。我背着气压表赶紧双手抱头原地站立、任凭冰雹砸打,队伍中的牛马羊犬随即被打得狂奔乱跳、怒吼吠叫,大部分驮子被抛落在方圆几十里的草地山冈。大约二十分钟后,雹停风歇,但有的地面已堆积起厚达十余厘米的冰雹。经冰雹这么一袭击,整个队伍只好停下来,搬驮子、寻牲畜、找失物,足足忙了一个多小时。当找回大部分驮子、牲畜、失物后,还顾不上休息,忽然冰雹洪流爆发直冲堆放的驮子而来,大家又投入了转移驮子的工作。
告一段落后,大家这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发现一个个都被冰雹砸得鼻青脸肿、血迹斑斑,人畜都不同程度地受伤。我的双手也被冰雹砸伤,鲜血直流,经检查,幸好水银气压表未受损。这时,太阳正在落山,大家赶紧搭帐篷,艰难地将牛粪拾回后,队伍因疲惫不堪,多数同志不吃不喝就进入了梦乡。次日,队伍又出动寻牛羊、找失物,结果一头牦牛失踪,一些零星物品无法找回。还有一些驮子有些破损,更为严重的是随队携带的电台被损坏不能使用,自此与前后方司令部失掉联系。由于一些牛马羊等被击伤成跛子,不得已队伍只好再休整了一天才继续前进。类似情况在后面的行程中仍时有发生,虽不如第一次严重,但严重影响行军速度。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