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韩红的《天路》唱起来了,汽笛声响起来了,从青海格尔木出发的天路之旅起程了。时值晚上十点,车窗外一片漆黑。
激动莫名,一夜无法酣睡。列车一颠,醒了,凌晨六时。一问,昆仑山口过了。鹏城酷暑难熬,眼前的大地却是冰天雪地,一片洁白。美得我一阵狂拍,也不管什么黑白、明暗、动静。还别说,真有不少靓照。
这不,高原如虎,峰峦起伏,铁路左侧,青藏公路蜿蜒相伴,电线杆像寂寞的使者,守望天地,湛蓝天宇,白云点缀。靓不?
紧贴玻璃,耐心等待,拍出尽可能多样的地貌,尽可能完整的桥梁,尽可能长的列车,绝不? “快看,藏羚羊!”有人惊喜的大叫。原来到了著名的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哈,见面了。小身子小腿,居然是这样的小精灵。想跑又止,似乎不知去路,兴许给这奔驰的长龙惊吓了。
“看!远处山坡,星星点点,是不是一群藏羚羊?” “说不定,羊倒是有可能。”
到达唐古拉山车站,一看仪表,海拔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车站,无人值班。谁曾想,我们轻易跨越。
导游神通广大,我们住的是安静整洁的乘务员车厢。偶然发现,车尾风景独好。列车停在一个崭新小站,铁架耸立,三组铁轨延伸到天际,让我想起了比尔·盖茨传《未来之路》的封面。汽笛长鸣,一列火车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
因为审美疲劳,正想休息一会,听到一片惊呼。火车来到了错那湖——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倒映着蓝天白云高山,魔镜般的湖水出现不同的颜色和层次。“真是人间天堂!无论怎么拍,都美得不行。”我一边告诉错过的贪睡同伴,一边给他们炫耀靓照。
火车在藏北羌塘草原继续前行,过了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坡的那曲(黑河),这是怒江上源,它从云南流出国境,成为缅甸的萨尔温江。不远处,一座新兴城镇,正建设得热火朝天。
“注意,前面是拉萨河大桥。”我首先预报。何以如此?新闻里多次见过。它是青藏铁路的标志性工程,系杆拱宛如洁白的哈达,飘舞在青山碧水间,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极具时代气息。 我们到了崭新的拉萨站,红白相间,恢弘气派。媒体说是深圳某公司装修的呢。候车室的墙上,“热烈庆祝青藏铁路胜利通车”的巨幅宣传标语,赫然入目。
“欢迎大家来到神迷的雪域高原!国际社会称青藏铁路是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这是中国人在‘世界屋脊’创造的世界奇迹,展示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新时期民族精神。青藏铁路的横空出世而向世界敞开,古老的青藏大地将因此乘上钢铁巨龙驶向现代文明。”漂亮的地接李导热情的介绍,“温馨提示大家,这里的美景数不清,走路慢一点,觉多睡一点,说话轻一点。明天早上,假如感觉OK,那就一切OK!”
接着,李导一展歌喉,是十多年前风靡校园的歌,郑钧唱的: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宫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
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
牵着我的手儿我们回到了她的家
乖乖,一觉醒来,我啥反应没有,耶!
旅馆外,停着一溜深圳来的爱心车队,深圳博爱医院和“第1现场”电视摄制组联合行动,统一印着“博爱心,青藏情——印迹2007”。 一打听,一月前离深,进藏十余天,跑了昌都、林芝、阿里,为不少藏族同胞解除了眼疾,献上了特区人的爱心。喇叭声起,车队又出发了。
早餐后,第一批上布达拉宫的出发,没我的份。按规定该回去静卧,扭头一看,不就在眼前吗?一招手,我上了的士。
雄伟的布达拉宫从梦中来到眼前。它位于红山之巅,高与天接;红宫居中,顶部装饰富丽堂皇;两侧白宫,错落有致,纯净庄严。早出转经的藏民,络绎不绝。面对这世界海拔最高的宫殿,我可不会草率拍摄。巧借广场的几块绿化带为底,衬以松枝、盆花,缀以三轮、小车。想说不美也不行。
随着人流,我也加入转经祈福的行列。人潮汹涌,但没有大声喧哗。善男信女,面容平和,多数着藏袍,背着袋子,有的手摇转经筒,有的还牵着小狗小羊的。红墙下数不清的转经筒,大多光滑闪亮。
走进布宫后面的公园,除了游客,很少内地的晨练景象,可见转经的吸引力。漫步湖边,几只鸭子,悠然游动,涟漪微漾,我为布达拉宫的完美倒影所迷。选好角度,专等几个藏族同胞走进镜头。喀嚓,我不禁自我欣赏起来。
走到布宫正面的公园, 我如法炮制,又拍了不少。“你这家伙,下次可得带我去。”老梁埋怨。 “为老梁服务,义不容辞。一袋牛肉干。OK?”
过了检票口,我们终于开始攀登布宫。天公作美,朝阳吐辉,白云翔舞,驻足四顾,移步换景,拉萨魅影,展现眼前。进入宫殿,到处贴着禁止拍照,实在可惜。到了红宫下的小广场,意外看见一群人在维修,统一的号子,统一的步子,统一的夯筑,蓝天就在头顶。你完全无法看出苦与累,你会领悟到:劳动,居然如此有诗意。从后面下到山腰,极目远眺,雪山绵延,拉萨河大桥遥遥相对。
午休过后,我们乘车去参观大昭寺。“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人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以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李导开始介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著名喇嘛尼玛次仁说过,不到大昭寺,不算到过拉萨。”在正门人口处前面,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唐蕃会盟书。
附近的八廓街,商贾云集,店铺比肩,热闹非凡。听说最初是环绕大昭寺转经的朝圣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踩出来的。有了大昭寺才会出现八廓街,才终于形成了拉萨古城。“资料上说,八廓街是历史上拉萨城的中心,是拉萨历史的缩影。”老梁发言了。 翌日,我们又出发了。
“请看右前方,是柳梧大桥,西藏第一座城市立交桥。过去在火车站和拉萨之间有拉萨河相隔,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柳梧大桥解决了这个问题,成为拉萨市东延西扩、跨河发展的重要纽带。”李导没忘推介城市新貌。
客车奔驰。司机客串导游:“我们现在走的是青藏公路,每一段都留下了藏汉筑路军民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每座里程碑下都安息着一位烈士的忠魂。他穿越世界上海拔最高冻土带最长的地段,其中109道班地处5200米的唐古拉山顶,被命名为‘天下第一道班’。”
我们来到青藏公路纪念碑,张开的双手欢迎四海来客。远处,屹立着举世闻名的念青唐拉大雪山,山顶白雪皑皑,云雾缭绕,神秘莫测,如同头缠锦锻,身披铠甲的英武之神。近处,毡房、经幡、藏民、骏马,吸引着每一个游人。
站在海拔5150米的纳根山口,山风劲吹,寒意顿生。又是一小时车程,眼前展现的,就是天湖纳木错,貌比天仙的她纯净、安详,是高原的象征。湖水清澈透明,呈深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每个人的灵魂都仿佛被洗涤。据李导讲,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山因湖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湖因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徒、香客、旅游者前来观瞻朝拜。
回程路上,我们参观了羊八井地热电站。温泉、热泉、沸泉、喷汽孔、热池、热爆炸穴,星罗棋布。适逢气井放喷,雾气蒸腾,吼声震天,蔚为壮观。
拉萨周边看得差不多了,其他地方呢?
出城不久,但见河网密布,白云高山绿树倒影其间,颇有几分九寨沟的味道。“这是拉萨河,母亲河。”司机系青海藏民,见多识广,“雅鲁藏布江支流众多,其中拉萨河河流最长、集水面积最大。”
过水葬台,汽车开始爬坡。道路不宽,但是刚翻修的沥青路,车速挺快。多年生活在珠三角地区,所以大家对这种盘山路很好奇,尽管有时为路边的悬崖惊呼。我还把一张马蹄型照片设为桌面背景呢,蓝天白云河谷耕地,要素完备,公路上,几台车在飙。谁见谁都爱! 临近山顶,是一段“之”字形公路,三五成群的牦牛在悠闲吃草,任天上云卷云舒,人人为之陶醉。 汽车停在丫口,经幡飘舞,前行几步,就听见一片赞叹:“太美了!”
高山、雪峰环抱的,就是著名的羊卓雍湖,简称羊湖,藏语意为“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湖水面狭长,汊口较多,岸线曲折,像珊瑚枝一样。湖水清澈,天空阴晴变化,水色随之变化。我精心挑选了一个角度,能够拍到尽可能多的湖面,加上一条玉带似的公路。结果引得同事纷纷跑去克隆。
一路听着雅鲁藏布江的欢歌,瞻仰了松赞干布的诞生地,我们到了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这是一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其繁华程度不亚于拉萨。站在旅馆房间的窗前,居然能看见小布达拉宫。夕照斜晖,漂亮迷人。晚上,爱心车队提供消息,因为明年采集奥运圣火而翻修公路,无法去珠峰大本营。
次日,我们一行去参观扎什伦布寺。它位于城西的尼色日山南侧,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最大的寺庙,是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寺内有世界上最高的强巴佛镀金铜像。忽然听见法号轰鸣,钟鼓齐响,铙磬悠扬。“快去看,这是难得一见的法会。”李导很激动,“我来过好多次,这还是第一次遇到。看来大家好福气呀!”
一群盛装的喇嘛,神态虔诚,在无数镜头前走过,阵势浩荡。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碰巧在格桑大院内看喇嘛们辩经。高大的树木浓荫匝地,地上的块石显得有些沧桑。两个主持辩经仪式的高僧大师傅,坐在廊下,也不说话,其中一个昏昏欲睡。阶下喇嘛们辩经时候的表情和动作,跟我印象中的打坐参禅,完全迥异。特别是那个击掌的潇洒动作,很神奇,令人着迷。 无法去珠峰,只好改变行程,去林芝。
“我们这一路走的都是川藏公路,它连通成都与拉萨。”李导介绍到,“从川入藏,翻高山跨急流,路途艰险,但一路景色壮丽,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若干大江大河,是旅游探险爱好者和摄影师的极乐所在。”
入工布江达后,在巴河桥头分路口上溯,抵达宁玛派的圣湖巴松错。此湖四面环山,林木葱茏,如一轮新月镶嵌在高山峡谷之间,湖水斑斓多姿。湖心岛上有宁玛派的错宗工巴寺,历史悠久,犹有生殖器崇拜的遗风。风景之美,堪比五彩池!
夜抵八一镇,这是林芝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好梦醒来,到了河边。天朗气清,云生山腰,长桥卧波,风景迷人。
我们来到一处观景台,欣赏秀美的尼洋河风光。山高谷深,林木青葱,斜坡上点缀些红、黄、蓝、白、绿等五色屋顶的别墅,尤其是山腰玉带似的云彩非常漂亮,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上到山垭,经幡满眼。一尊福建援建的“高原之舟”牦牛雕塑,吸引着来往游客。一对同事夫妻,把买来的经幡挂起来,幸福写满笑脸。我无意中拍到几块椭圆形的玛尼石,让摄影发烧友眼红得不行。可惜大雾弥漫,无缘得识南迦巴瓦峰的迷人风采。
一声轰鸣,飞机腾空。俯瞰地面,不舍之情,油然而生。还是播音员善解人意,播放耳熟能详的歌曲《青藏高原》:
呀啦索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