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生命中最亲密的战友倒下,在我一转身的距离。听到大黑牺牲消息的一刹那,我无法想像10个小时前,这世界在雅鲁藏布江边究竟发生了什么?!
——车祸!两个硕大的字眼将我的胸膛堵塞得几近窒息。
一时间,我不敢挪动自己僵硬的躯体,去确定事情真实与否。只是在混沌的思维中存留一份侥幸、一份期待,希望只是一场普通的车祸,大黑刮破了点皮,断了几根肋骨,过一阵子,那个健壮如牛、走路生风的风华少年又会来到拉萨机关,跑进我的办公室,笑咪咪地喊我一声,“圣哥,我下来了牎”。然而,生命中最亲密的那个人的确离我远去了……
大黑是我军校同居一室的战友,床挨着,头顶头睡,甚是亲密。由于年长他几岁,大黑一直叫我圣哥。一夜,他竟然调了个头睡觉,恶作剧地把脚越过床栏伸到我的头边,害得我闻了一夜他的臭脚丫子。第二天一起床,他得意地冲我呵呵笑,自诩“男人气息”能够晕倒一大片。我一听来劲了,连声叫喊道臭小子你等着,追上去就是一阵“暴打”。
大黑真黑,映透着高原红,那是因为自小生长在青藏高原筑路部队大院的缘故。大黑的父亲是我们部队老首长,在青藏高原筑路部队奋斗了几十年,前些年带着一身高原病回到了内地,劳苦功高。对此,我心存敬畏。在大黑的身上,我能依稀见到老首长的影子。我和大黑同为班级篮球队主力,四处参赛,球赢得不多,欢乐倒收获了不少。由于都是球迷,性情相近,有时候我俩还为各自对某球星的喜好与否,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时间久了,便摸透对方的脾气,走得也较近。毕业后,大黑本有机会留在内地沿海的筑路部队,可他最终还是来到了父亲战斗生活过的青藏高原,担任基层中队的排长。大黑所在的工地距离我工作的拉萨机关有几百公里之遥。几年间,我们相聚甚少,只是限于上山下山的战友互相带来的口头问候。去年冬天,部队停工下山休整,他跑到机关找我,我又不巧到内地出差。我后来才了解到,去年冬天是大黑人生中的一个低潮期。在成都读书的妻子在他休假回家的第一天,就提出了离婚。理由是,无法接受这种长期分居、一年只能生活在一起两个月的生活。大黑答应了。相爱三年的感情就这样戛然而止,这在大黑的内心掀起了万丈波澜,无异于他这些年朝夕相伴、终日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水。和很多的男人一样,大黑好些日子总是酩酊大醉。以前喝一杯啤酒就招架不住的大黑,后来愣是一人能喝下一扎。和很多的男人不一样的是,大黑将夫妻共有的东西统统给了她,什么要求也没提,像个爷们似的,昂着头回到了西藏。
半月前,我在北京结束学习回到机关,恰巧他在拉萨办事。我很快联系上了他,要求见面。半年来,我一直想当面和大黑聊一聊。因为我知道,对于大黑这样视感情如生命的男人,短短几个月无法从一场刻骨铭心的恋情中解脱出来,即便他在电话中连说没事没事,可谁能瞥见隐藏在25岁少年内心中的那份忧伤?
可鬼使神差的是,我回到高原后,竟因风寒诱发尾骨炎,无法直立行走。我对他说,兄弟抱歉,我出不来。他说,你既然无法直立行走,那就爬行吧!电话里,顿时一阵哄笑。大黑坚持要来看我,我说不必了,你忙你的。我这病休息两天,吃点消炎药就好了。我知道,已经担任大队物装科科长的他,下拉萨是来采购部队施工物资,工地上急等着用。我不能耽误他时间。
最终,他还是跑到了机关,上气不接下气,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圣哥,一会我还真得走,车在机关院子里等着呢。”我心里一阵感动。没有想到的是,这是我们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最后一次谈话……每年三月,当我看到我们的筑路部队从拉萨集结出发时,心里面总涌起一阵激动,悲壮的那种,因为,青藏高原,这一危险系数相当高的区域,生命脆弱得犹如一棵在狂风中飘摇的小草,伤残牺牲的几率远大于世界其它任何一个地方,活着尚且艰难,何况要从事高强度的公路施工。
我了解到,那晚,本已收工归队的大黑,为了检查清点一下库存物资,没想迎面急驶而来一辆大车因躲避不及,惨遭不幸。 夜色笼罩的雅鲁藏布江边,风萧瑟,江呜咽,犹如战友如号哭喊;高山低垂,经幡轻摇,凭吊逝去少年英魂。
我不知道,天堂里可有车来车往,天堂里可有高山峡谷?可有塌方泥石流?可有高寒缺氧?平日,我常把在西藏筑路比喻成是一场战争,一场与孤寂单调的生存条件、艰难险恶的施工环境的战争,一场与荒芜情感、高寒缺氧、泥石流塌方雪崩战斗的战争。既然是战斗,就会有牺牲。然而,当这种牺牲猝不及防地降临在我们身边,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我们的世界里消失的时候,内心的揪痛将全身颤栗。 有人问登山勇士,为什么要登山?答,因为山在那里!是的,谁能阻挡勇士的脚步;问筑路将士,为什么要修路?因为西藏的很多地方没有路……
日前,老首长,那个如山的父亲从内地赶到了西藏,静静地守候在儿子的身边,凝望着,恍如昨天端详着熟睡的婴儿,默然无语。白发送黑发,人世间最大的苦痛莫过于此。泪水模糊了父亲的视线,他悄然拭去。他从未在他的官兵面前,从未在青藏高原流过一滴泪……
儿子走了,但他的身后齐刷刷站立着的成千上万名高原筑路兵,都是老首长的儿子,在等待着他的检阅。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