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藏地三色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 顾展旭
分享到:    

    九月,西藏高原的清晨,天色灰白,山川宁静,河流无波。

    没有张扬的庙门,没有逼人的匾额……贡嘎县曲德寺,这间著名萨迦派寺院,静静地匍匐在雅鲁藏布江畔的群山之间。


    庙门前的广场还空荡荡的,一位年迈的喇嘛挑着水蹒跚而过。淡淡的青烟从两旁的畏桑台中缓缓升起,日头还静静地躲在缭绕的烟雾里。

    阳光在烟雾中变幻,激起一串串七彩的音符……

    主经堂内早课的读经声缥缥缈缈地环绕在红白相间的寺庙上空。厨房的老僧正在煮酥油茶,昏黄的灯泡在奶香和酥油香的雾气中显得慵懒无力,无声无息之间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已经端到我的面前……

    一名小喇嘛用香皂仔细地洗好脸,再涂上厚厚的护肤霜。他叫小旺久,普通的农家孩子,曲德寺的小喇嘛。他喜欢踢球,喜欢唱歌……小旺久宿舍的墙壁上贴着佛像,还有一张贝克汉姆的大海报。除了那件红色的袈裟,16岁的他与普通孩子无异。小旺久说,家里送他来学佛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他把当喇嘛当成了一种理想的职业。而每当寺院放假,他仍然跟其他孩子一样,看电视、踢足球……小旺久说,他希望能有一台手提电脑,那样他学东西会更多更快。

    曲德寺巴桑住持已缓步下楼,为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慢慢解说着寺内的历史和文化。作为萨迦派藏传佛教的主要寺庙之一,该寺为吐敦·贡嘎南杰于1464年根据印度的多吉丹坛城建造,该寺的软派壁画和传统的鼓舞跳神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走出寺庙,天空早已一片湛蓝。藏民们以桑枝为香烛燃起的白白烟雾,将红白相间的寺庙包裹了起来。阳光在烟雾中变幻,激起一串串七彩的音符……广场仍然宁静,诵经声清晰依旧,此时此刻,如果要奏响一段音乐,应该是波兰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中那悠扬的钢琴声吧。


    年轻的巴桑住持静静地站在寺庙顶端的蓝天下。寺庙上方的蓝色特别纯净,甚至纯粹,就像软派的壁画。

    藏族人说,蓝色的是天,白色的是云,蓝色掉在地上成了人心圣湖,白色落在地上堆成了雪山冰川。高原上的蓝天就像草原上的草,草地是马儿用来驰骋的,蓝天是心儿用来畅想的。高僧大德的巴桑住持也有自己的“俗念”:一是希望寺庙不断壮大,保国佑民,尽职尽责;二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就读于高级佛学院潜心修行。原来,每个喇嘛身上的那块袈裟红后面,都有一颗无拘无束、蓬勃跳动的红心。

    在西藏,数千年往来今朝,凡与不凡,尘世与天堂,寺庙与家庭,宗教与世俗,竟是这样的来去自如,共存美好。

    除了那件红色的袈裟,16岁的小旺久与普通孩子无异。

    资料:

    据人民日报消息,目前西藏有藏传佛教寺庙1700多处,僧尼4.63万人,还有4座清真寺、1座天主教堂,完全能满足信教群众的需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曾拨款10亿多元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西藏宗教场所进行维修保护。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