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老连队门前那一条路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商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前些日子,我去了一趟日喀则,那是我的老部队所在地。我曾在那里当了两三年兵,说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一点都不为过。

    去日喀则的那天,我巧遇到一个新兵班的战友,他现在在支队机关开车,老战友见面,除了高兴和喜悦之外,谈得最多的还是当新兵时连队的生活……

    “我们干脆去新兵连去看看吧!”说到尽兴时,他提议去我们一起曾当新兵的老连队里瞧一瞧。说实话,当时我们呆的新兵连跟《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最初分配的连队差不多,那里人烟稀少,四周荒芜。地处日喀则市郊外,营房是临时租用的仓库。想起自己离开那地方已有10多年了,也许是怀念,也许是感激。我当即欣然应允。

    那天早上10时,虽然天空下着小雨,我和战友却开得很快。

    从那个岔路口到我们新兵连,抄近路走便道,七八里路。走路一个多小时,如果要坐车,则必须从军分区那边绕道,也要将近一小时。我正驾着车往前驶着,坐在一旁的战友突然指着前面岔路口转盘旁一条新修的水泥路,说:“走这边,走这边!”

    那个地方,我也记不得叫什么名字,十几年前当新兵时,跑五公里越野时常跑到那儿。

    “这里有公路了?”我一怔。

    “有了,而且都修成了水泥路面呢!”战友说,“还是前几年,当地就把这条路修好了!不再是原来我们当兵时‘风里来,雪里去’的那条路了。现在乡亲们都富裕了,为了自己方便,都把路修到自家门口。”隔着车窗望去,原来那片开阔地已经建起一排排藏式小楼房,家家户户都通了路,不少人家门口还停上了小汽车,房顶上国旗高高飘扬……

    当时,一股热浪倏地涌上我的心头。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回到过去,重拾那些令我难忘的回忆!记得那一年当新兵入伍来到这里,还没有几户人家,一条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烂路延伸向我们营区及更远的地方。我清楚记得,由于在这条烂路上不停颠簸,到达连队营区时,我都吐出来了……之后,营门口的那条烂路就成了我们训练、生活、进市区办事的必经之道,每天晨跑也在那条凹凸不平的路上。那些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早晨一起床,雪就会把那条崎岖山路铺得平平整整,看起来很平坦,实际上是高低不平。集体跑步时还要讲究一个队形,有时一脚踩空,就会摔倒,爬起来,拍拍身上的雪,继续加入队伍,每天跑步时,时常可以看到新战友摔得四脚朝天的情景。

    我最讨厌的是在那条路上的五公里越野,不仅全副武装,而且至少也要背一个大背包。也许是那时年纪小,手臂没有力气,每次捆绑背包时质量不过关,还没有跑上一公里,背包就有一点“散架”,原本三横二纵背包变成了蜘蛛网形状,方方正正的绿军变成“一团肉”。再跑上半里路,装备就成了一盘“散沙”。在这当中,最不听话、最不守规矩的就是背包外面夹的那一双胶鞋,有时鞋子从背包上掉下来,它根本不跟你商量,有时丢失一只,有时丢掉一双,由于只顾跑步,很多人却浑然不知。


    接下来更狼狈,要是背包散了,便老老实实站在路边,使出吃奶的力气,再次重新打背包,铆足干劲,迈着已经不太听自己使唤的双脚,去追赶那些战友们。要是鞋子掉了,还是麻烦,要从原路返回去找鞋,在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沙土路上,要想找到丢失的鞋谈何容易呀,特别遇上下雪天,鞋子很快就被雪花覆盖,折腾你三四趟也找不回。为了这事,我也不知挨了班长多少训斥,自己也不知掏几次钱买了多少双胶鞋。后来,我也学聪明了,每次捆背包时,我都把鞋带偷偷捆绑在背包上,即便背包散架了,胶鞋也不会丢了。

    最痛苦的还是雨天在这条小路上遭的罪。记得那年我当上连队通信员,通信员就要来回穿梭取文件。一到下雨天,那条小路就在雨水洗刷下变得泥泞不堪,异常难行。而路面早已布满大大小小的水坑,每走一段就不可避免让身上多一些泥点。那时连队只有一辆自行车,只要接到上级取文件的电话,就必须硬着头皮走那条路。衣服弄脏了也就算不了什么,骑自行车感到格外吃力,感觉非常难受,有时候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使出吃奶的力气也蹬不动车,再低头一看,原来烂泥已将挡泥板和车轮之间塞得满满的。无奈之下,只有每行进一段,就下车费时费劲将车上的泥巴掏干净后继续上路。有时遇到深水坑,还得扛起自行车跨过去。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有时取一份文件回连队,一上午都过去了,中午饭都赶不上,实在是苦不堪言。

    我常跑那条路,所以多少积累了经验,有时看到一些藏族老乡在路上骑车,碰上一个圆石头,轮胎一打滑,连人带车一起摔倒在路上,或滑倒在水沆边,搞得人仰马翻,浑身上下都是泥巴……真是哭笑不得!

    我当时就想,如果这是条石子路该有多好呀!

    那一年夏天,我们连队战友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跟许三多一样,主动到附近的小山头捡石块、石头,经过几个月苦战,终于把我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在泥路上铺上了一层石头和沙子。可好景不长,新的麻烦又来了:每每遇上刮大风的日子,那漫天肆虐的沙尘让人根本无法睁开眼,有时跑步去外面办事,回来时都是满脸灰尘,满嘴沙粒……

    “往这边!往这边!”

    战友又在我身边开口指路了。我按着战友的指点,又拐弯过去。这不就是我刚才想的那一条路吗? 那不就是我常走常吃亏的那一条路吗?如今,那里出现了一条平坦宽敞的水泥公路。笔直的路上,不时还看到一些藏族乡亲开着他们新购的农用汽车,或运着城里买来的水果,或载着家里盖新房用的建材。

    不一会儿,车很快就开到我们的老连队,不过,老连队营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层楼的几幢新房。只有营区背后的后山依然没有改变。这时,雨停了,天也放晴了。我跟战友爬上依然亲切的后山,俯瞰山下,只见一条条光亮亮的水泥公路,好似一条条长藤,串连着城市、我们的老连队和一片片美丽的村庄,并依稀可见远方,公路两旁,青稞在田地里随风摇曳……

    多美一幅高原郊区画卷!而这一条路,不就是代表一部藏乡的交通史书吗?它将带着藏家儿女走向幸福安康的明天,过上甜美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