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沧桑巨变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长 征
分享到:    

 
资料图片(中国西藏新闻网)

    拉萨八廓街的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开店的有藏族、回族、汉族,还有印度和尼泊尔的小商贩。街口有一家河南开封庄氏四兄弟经营的照相馆,前边一片空地是光明居委会的停车场,另一半是垃圾场。现在的八廓街变化之大真让人难以置信。

    昔日坑洼不平的道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宽阔的街道。昔日低矮阴暗的土房,如今变成了一幢幢宽敞明亮、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式建筑群,明亮的玻璃呈天蓝色,阳台上摆满了黄红绿紫的鲜花,鲜艳夺目的美人蕉、吊金钟、牡丹花、秋菊等,一排排万年青将居民大院点缀得像花园一样美丽,院里的自来水哗哗地冲洗着少女瀑布般的秀发。路灯像一朵朵盛开的雪莲花,交相辉映,让人眼花缭乱,犹如到了童话王国。昔日的群艺馆坐落在八廓北街与南街的十字路口,狭窄的楼梯,房屋低矮简陋、阴暗潮湿,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拥有500多个商业摊位、框架结构的民族商场。各种锦缎丝绸、名贵药品、法国香水、印度香、首饰……摆满了柜台货架。

    我来到八廓街最大的冲赛康商场,楼上楼下共3层。据工商管理人员介绍,这里有2000多个经商户,经营酥油、副食、干杂、蔬菜、水果、香烟、百货、鞋帽、服装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头上扎着红丝辫子的当雄县人,卖着家乡的牦牛肉、羊肉,他们很少用现代的公斤秤,还是照以往的习惯,用带秤砣的长杆秤,看起来很笨拙,但绝不短斤少两。冲赛康市场里里外外,左四层右六层,被各式摊位挤得水泄不通,小五金的叫卖声,卖葱、卖土豆、卖酸奶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市场气氛十分活跃。一些外国人背着挎包穿梭在商人中间,有的用夹生的汉语在摊位上讨价还价。人们悠闲地转着商场,选购着商品。

    冲赛康市场的过去,我还记忆犹新。上世纪70年代末,冲赛康市场内除了一家城关区商业科办的商场外,几乎全是个体地摊,紧靠商场边的是一个珠宝店,接下去便是一家鞋业社的补鞋店,紧挨着的是不到30平方米的消费社,100平方米的藏式公厕把冲赛康市场分成南北两部分,南边是两层楼的居民住宅区,楼下是地摊,主要商品有酥油、糌粑、土豆、萝卜、大白菜、芹菜、葱、干桃、奶渣等,靠人行道是清一色的河坝林回族的牛羊肉摊,那里也是当时生意特别兴隆的地方。今天,冲赛康市场拔地而起,成了拉萨最大的非公有制商场,也成为拉萨市的纳税大户。

    拉萨市的沧桑巨变,说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拉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各族群众过上了祥和美好的幸福生活,西藏也正在祖国大家庭里昂首阔步前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