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过上百次穿越世界屋脊到西藏的人生经历,亲身感受了西藏从农奴社会变成牧民安居乐业的乐园。昔日衣衫褴褛的娃子扯着路人衣角行乞的凄惨我见过,今朝满脸溢彩的藏胞驾着汽车欢腾奔驰的喜悦我也目睹了。民主改革后经过两次大整修的布达拉宫,金砖银瓦映照着西藏的以前、现在和明天。常常有朋友问我,去过西藏和没去过西藏的人,都被西藏旷世绝伦的美所折服,你能告诉我西藏到底美在哪里?
地处地球之巅的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酷寒缺氧,飘雪的日子覆盖着四季。那里的雪山、冰川、峡谷和冰河湖泊弥漫着古老的神秘,蕴藏着深邃的景观。在西藏,一些重复的东西始终重复着,接连不断。比如暴雪断路,比如天葬轮回,比如经文旋转。我每次一翻过唐古拉山踏进西藏的门槛,就自然而然地有一种来到人间最后一块净土的宁静阔远的感觉。
我常常坐在京城的书房,闭上眼睛,品味雪域独有的自然风光,回忆西藏的大美。有时一朵白云一片雪花就能把我醉倒。真的,当我置身于西藏的山水中时,往往有一种一脚此生、另一脚彼世之感,竟然忘了归途。
西藏之美,美在草原。藏北草原,亦称羌塘草原。浩荡无边的草浪不断地涌来倒去,西藏的春天就是被这藏北的青草一针一线地缝在了永冻层上。它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一。其实大还在其次,主要是它的富饶。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景,还是西藏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资源异常丰富。药材有冬虫夏草、贝母、雪莲、藏红花等;珍稀野生动物有存世很少的藏北野驴、藏羚羊和野牦牛等;矿藏有黄金、锑矿、铜矿、硼砂等。终年积雪的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像晶亮剔透的围墙绕它而挺立,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犹如两根飘逸的丝带贯穿整个草原,紧凑而妥切地勒在它的腰间。蓝天白云之下,是茫茫草海和镶嵌于草原的曲曲直直的河流溪水,那水是静的,几乎不流动,清澈见底,倒映着雪峰、碧空、彩云,真是一幅天地合一山水合一的宁静、和谐、壮美的画卷!汽车和火车并驾齐驱开过来了,悠长嘹亮的车笛叫醒了牧村,叫醒了草场,叫醒了长鞭!我每次经过羌塘草原,都要特意在兵站小住几日。初春,看一颗草粒如何悄悄萌芽。盛夏,一望无际的草浪跳跳荡荡地涌向天边。我只身行进在草原上,越走越远,太阳把我的影子缩成一寸。我继续很有兴趣地走着。
西藏之美,美在阳光。我是去了西藏多次之后,才真正体悟到了为什么拉萨被人们称为日光城。那是一个盛产阳光的地方,我们把整个西藏都称之日光圣地也不为过。每天早起的雄鹰将那苍劲的翅膀在唐古拉山巅一斜,太阳就轻轻地跃出来,温暖了西藏的每个角落。雅鲁藏布江最先溅向一片露水般湿润的阳光。西藏太阳的颜色与别处不一样,是橘黄色,镶着淡淡的红边的浅黄。看上去绝不晃眼,柔柔的,酥酥的,暖暖的。爽心悦目,美!阳光下,牧业兴旺,糌粑飘香,佛光灼灼,还有静立在山顶的和平哨所。我曾经在一首题为《日光城》的诗里这样描写道:“仿佛有数十个太阳在拉萨停留/满城都是长了翅膀的阳光/路旁的杨树上结着阳光/河里的冰凌上冻着阳光/空中的鸟儿衔着阳光/就连街上学步的藏童手里也攥着阳光。”
如果有幸遇上藏家人晒浴的日子,你不妨静静地躺在拉萨河畔的茸茸草滩上,舒展四肢,嘴里含一块酥油糖,让阳光从身上脸上轻手轻脚地滚过,先是抚醉了你,接着抚化了你。这时你得到的是一种最时尚的物质享受与最纯粹的藏族风情合二为一的精神享受,领略到的是藏地新生活的甘甜!
西藏之美,美在青稞酒。这样的场面我们在屏幕舞台和文艺作品里经常会看到:藏族同胞双手捧着酒碗,高高举过头顶,与一条洁白的哈达同时献给尊朋贵客。客人双手接过酒碗,轻轻呷一口,主人即给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第三次必须一饮而尽,才不为失礼。那酒便是青稞酒。青稞酒是藏家人男女老少酷爱的饮料,婚丧嫁娶和节假日都必不可少。酒中泛着苍凉的情怀,酒中漫着浓浓的甘苦。豪饮,在西藏无论是牧区还是城镇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夏日的草场上,冬天的火炉旁,“一心敬”、“六连升”、“八匹马”,猜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那些肤色被高原紫外线照射得黑里泛红的藏家汉子们,温上青稞酒,频频举杯,痛快畅饮,一醉方休。醉中的汉子额头上那似刀刻出来的额纹,更能彰显出藏家民族的强悍。游牧人最喜骑马饮酒,一手举杯,一手抓缰,真乃酒气冲天,马蹄踏香!
在西藏,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青稞酒。先把青稞洗净煮熟,之后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发酵。三日后加入清水再封闭,待上一两天,酿成。青稞酒呈淡黄色,味甘醇微酸,酒精含量较少。分头道、二道、三道,头道酒色黄而透明,粘性大,味道最好。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门中岗村有一块两亩专产青稞的田地,被称为“西藏第一块农田”。它始于1200年前,所产青稞专门供奉第一代藏王松赞干布。如今这块农田的主人是一位叫旺堆杰布的普通藏族农民,他酿制的青稞酒驰名全西藏。
西藏美在哪里?这是100个人会得出百种答案的问题。布达拉宫的千盏佛灯不美吗?造山运动喷涌起的珠穆朗玛峰不美吗?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美吗?被人誉为天上绿宝石的纳木错湖不美吗……归根结底,最美的还是创造了美的西藏各族人民。只要你走近那些穿着氆氇袍蹬着长筒靴挎着镶有绿松石藏刀的藏胞,你就会得到许多故事,明白许多事情,获得许多营养!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