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盛开的雪莲花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刘翠旺
分享到:    

    “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每当我听到这优美的歌曲,眼前总会浮现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耳旁响起琅琅的读书声,是什么令我魂牵梦萦?是那曲的山、那曲的水,还是那曲的一草一木?其实,在我心灵深处最难以忘怀的是那曲孤儿学校的那群可爱的孩子。算起来,离开那曲整整5年了,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望孩子们,心中时常牵挂他们。前几天,我终于拨通了那曲孤儿学校校长罗布次仁的电话,问起孩子们的近况。校长非常自豪地告诉我,孩子们可有出息啦!有的考上了内地中学,有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还有的参加了工作,成为了国家公务员,希望我有空再到孤儿学校看看,孤儿学校已改为那曲地区第三小学,该校多次被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教育部门评为先进学校。听到这激动人心的消息,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为孩子们的成长进步感到骄傲!同时也为学校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回想15年前我从军校刚毕业,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申请到西藏工作。组织上分配我到那曲军分区某连,藏族连长比革同志为了使我尽快进入角色,便于以后开展工作,不仅为我详细地介绍了连队的情况,还送给我一本精美的《羌塘》杂志(那曲地区文化局出版发行的一种季刊),刊物具有较强的藏民族特色,内容丰富,值得一读。闲暇之余,我总要拿出来看一看,从中了解藏北的风土人情、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锅庄舞以及那曲地区的教育状况等等。得知那曲孤儿学校刚刚组建不久,缺少老师和学习用品,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记得进藏前,军校领导嘱咐我,在西藏工作,一定要努力学习藏族语言,广交少数民族朋友,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那一夜,我失眠了。过了几天,待高原反应过后,我向领导请了半天假,买了一些学习用品,走向位于那曲镇的孤儿学校。我向校长说明了来意,热情的罗布次仁校长以藏族人民特有的欢迎方式为我献上了一条洁白的哈达,领我参观了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学校面积大约3000平方米,是一所实行藏汉英三种语言教学的寄宿制学校,学生大的12岁,小的5岁,设6个年级,共2个班。参观结束后,校长把学生集合到宽阔的操场上,举行捐赠仪式。当我把学习资料分发给孩子们时,他们把书本紧紧地搂在胸前,连声说“图切切”(藏语:谢谢的意思)。我看见他们的面色是那样红润,他们的神情是那样开朗。我陶醉在相逢的喜悦中,差点忘了归队的时间。临走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和我告别,挥动着小手,大声地喊道:“叔叔,下次再来呀!”我被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从此,我只要有空就去学校参加他们的活动。国庆节那天,我收到了一件珍贵的礼物,罗布次仁校长给我发了邀请函,聘请我担任校外辅导员。我愉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位学生: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做朋友。有段时间我外出参加“兰——西——拉”光缆工程施工,没有去学校。孩子们还以为我生病了,他们为我采来了格桑花、送来了贺卡,祝愿我平安幸福。我常常被这种真诚的亲情感染着,有时候,我甚至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汉族还是哪个少数民族了。或许,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有人问我:“在西藏工作后悔吗?”我坚定地回答:“不后悔!”我要感谢沉默的草地和雪山允许我靠近它们,感谢那些淳朴善良的孩子允许我亲近他们。看,雪莲花在美丽地绽放,满眼都是未来的希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