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散文,胜过喜欢我自己。
我喜欢散文的“真”,喜欢散文的“情”,喜欢散文“统纷纭以妙语,发独见于毫端”的审美观,喜欢散文“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的特点。
我在初中开始接触散文。那时,在县城读高中的哥哥,经常往家里带回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杂志,堆在书柜的一角。有一个双休日,我在家里实在闲得无聊,就在那一摊杂志里抽出一本,是《散文选刊》。我以前与它素未谋面,但把它拿到手时,却似乎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我翻了几页,立刻被里面一篇名叫《感恩》的文章吸引住,它用真实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并且让我真真切切地深知:人应该时时刻刻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旅程迎来一片艳阳天!就这样一次偶然的相识,却让它成为我今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后来,我看散文的时间由课外转移到课堂。记得有一次还被老师在课堂上当场逮住,使我感到意外的是老师并没有骂我,而是看着我,低声说:“散文是上等的精神粮食,但不要在课堂上享用,课外有的是时间,以后要注意一下。”那一刻,我很感动,感谢老师对我的宽容,没有让我当众出丑。于是我就以散文的形式写了一篇关于“宽容”的文章,投入某刊物,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现在长大了,散文依然一如既往地陪伴着我。就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一样,散文看得多了,自然会写一点,所以我也经常写一些散文,也发表了一些散文。
而今,看散文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身边的许多朋友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灌注在网络世界里,很少有人去关注散文。甚至有些看散文的“志士”仅仅是在追求一种高尚的“散文时尚”,或是另有蓄谋。其实,读散文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思想启迪和美感享受,况且中国是一个散文大国,有源远流长的散文文化底蕴,从“经、史、子、集”四库全书到鲁迅的沉郁深闳、朱自清的淳朴淡泊、胡适的宏天大气、徐志摩的轻灵美妙、梁实秋的诙谐幽默、余秋雨的指点江山……这一切的一切,都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完善我们的人格。多看散文,定会受益无穷!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