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书房与主人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商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萨嘎 董行
分享到:    

    随笔中谈什么“书斋”、“书房”、“书香”之类的文章很多,而且诸位作者对其的感觉都一样美妙。在这些书房的主人们看来,书房是一处极美的风景,其中诸如“书册宛如绿树行行”之类,初读此类随笔,我还禁不住佩服他们坐拥书城的儒雅气息,欣羡其绝佳的艺术感悟力。后来因为自己对书房认识的加深,这种感觉便悄悄地变化了,并或多或少地从中窥悟到了几分虚假和媚俗。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他小时看农民,觉得他们如生活在树上的花鸟一样自由自在,长大后却发现他们“苦得像个木偶人一样”。先生儿时虚假的认识赐我以重要的启示,上述某些书斋主人对书斋的良好感觉,显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是一种皮毛式的观感,并没有真正沉潜到书房的深处,没有识得它的“庐山真面目”。

    我们可以先请教几位真正有资格的发言者。庄子在《养生主》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傅雷先生也曾深有感触地感叹道:“艺术是一位专制的暴君,他蛮横地选定了

    其在人间的代言人。”茨威格在《巴尔扎克传》中则这样写道:“缪斯用债务的铁链将巴尔扎克锁在他的写字桌旁。”上述三者虽没有直接谈书房,却深知书房所储藏和代表的人类文化的真面目——对任何一位想从中跋涉而出的人,它都要让其服终生的劳役。

    那么,书房和主人之间究竟谁是真正的“主人”呢?

    从表面看,书房是其主人的所有物。但对于任何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书房和他之间则有着更为深层、隐密的关系——更多的时候,这种主从关系是颠倒的:它是其主人的一位专制的暴君,一条冷冰冰的铁链,一堵需要终日面对的墙壁,一个不见底的深渊,一片没有尽头的海面……它永远让主人匍匐在脚下——既走不出前人的沼泽,又超越不了自我和时代。

    偶尔,它也会做一个高傲的引诱者,抛给主人一根能点燃智慧的火柴,一块前人嚼剩的骨头,一颗发黄了的珍珠,一片海市蜃楼;偶尔,它还会额外开恩,加长锁链,增大空间,带着面具和主人亲切地握手,心照不宣地和他交流。可当主人自以为驾驭了它占有了它和超越了它时,它便马上摘下伪善的面具,露出它本来冷酷的面孔。

    置身于其中,有时主人会感到绝望,觉得自己仿佛就是那位受难的薛西福斯,每次推石都是一次徒劳。只要他不是书房的过客,就会悲哀地发现,它无边的法力自如地笼罩着他,不管他已逃了多么远,都将被无情地拖回到它身边。至此,他才会领悟自己和书房的真正关系:他是它的奴隶,即知识的奴隶;书房虽是属于他的,但他却不是主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