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感悟雪域高原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日报》    记者 赵全 鲜统
分享到:    

    随着空客A320滑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跑道,我带着走出校门、跨入军营的新奇,开始了人生新的长征。激动伴着忧郁、恐惧随着兴奋在脑海中游动,让我昏然而睡。当睁开睡眼向外望去时,雪山就在身边,一座座扶老携幼往高处汇集,只是步履蹒跚,不时被飞机抛在身后,消失在视野之外。望着在自然界伟大创造力中隆起的雪山,一股疾笔的冲动让我开始记录高原生活中涌出的点滴感受。

    西藏的天是湛蓝的。它宛如一张浑圆无际的布幔,宛如一潭未曾搅动的湖水,又宛如一面精心擦拭的镜子,有一种吸引眼球的磁力,让人恨不得将其永远留在眼帘之中,更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和它融为一体,把心灵交给它过滤一遍。天空的边际,不时飘来一朵雪白的云彩,像打开的降落伞,又像含苞欲放的棉朵,洋溢着悠闲的情调,让人忘了初上高原的不适,尽情地陶醉在这蓝白之中,无所顾忌地释放由钢筋混凝土带来的压抑,感受“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聆听万里风雪声的回响,享受来自上苍的恩赐,让自己的灵魂在雪山之巅纵情飞翔。

    西藏的山是活着的。从海洋中成长起来的这片热土,有高山的雄伟和浑厚,兼有海洋的广阔和深邃,在无情的表面下记录着亿万年前的海涛、冰川和太阳。风和雨的神工独运,磨平了岁月的痕迹,但铁锨掀起的地方,翻开的却是海洋的历史:大大小小的石头、海边上到处可见的沙子、各种各样的海生物化石,为我们展示出一派和谐融洽的海底奇观。望着山上的经幡,我听到萨格尔王白马的奔腾之声,看到文成公主庞大的送亲队伍,想到藏族人民抵抗英国殖民者的报国壮举。山是活的,它是藏族人民心中神的化身;山是活的,它揭示出自然界的伟大;山是活的,它诠释着中华文明史的变迁。

    西藏人民是真诚的。对历史是真诚的,各族儿女用勤劳、勇敢、智慧创造的布达拉宫、宗山保卫战纪念馆、江孜战役纪念碑,记录着西藏发展史上每一个重要的历史点,让后来人牢记历史、开创未来;对祖国是真诚的,鹰飞不过的地方他们爬了上去,树长不活的地方他们活在那里,在查果拉,在甘巴拉,人民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撰写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谱写一曲动人的生命之歌,与藏族人民一道在世界屋脊奏响时代的华章。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