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在电视里看到一眼望不到头的军车在川藏公路上行驶,心里就油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冲动。我在西藏当汽车兵的那段经历,就会一幕幕地重现在眼前。
上世纪80年代,我入伍成为一名汽车兵战士。列车载着我们各地入伍的一群群新兵,分赴祖国各地。因路途漫长,我就跟周围几位刚刚熟识的新兵唠了起来。一位新兵说:“咱们这是上哪儿?都走了一两天的路了还不到终点。”另一位新兵说:“咱们一直往西走,我看肯定是要到西边去。”“西边?哪儿呀?”我问。“我也不知道,不过应该不会是西藏。”“为什么?”“西藏不通火车的。”我们几个兵娃娃再不做声。
火车在川西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停了下来,我们这才知道,要去的地方果然是西藏,而且是开车过去——我们都是进藏汽车兵。大家都知道西藏自然环境的恶劣,有的战友还有些情绪,团长便开导我们:“那么多战士都牺牲在老山战场上,开车去西藏算得了什么?革命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拿出点军人气概来!”火热的军旅生活,很快帮我们驱散了畏难情绪。新兵集训三个月后,我们这些汽车兵已经个个是驾驶汽车的高手了。大家摩拳擦掌,日日夜夜等待着立功的机会。终于,团长一声号令——“下一个任务,驾驶汽车向西藏挺进!”
军令如山,百辆汽车排成一队,缓缓行进在川藏公路上。起初路况还好,等进入西藏境内,路况变得不那么平坦了,空气也稀薄了,战士们的脸变得通红,呼吸也随之变得困难。但一想到我们这是为西藏的部队送给养物资,劲头便又火苗似的窜上来了,生理上的困难,也随之被精神毅力所克服。
车队行进在川藏路上,最重要的是头车。因为它控制着整个车队的行进节奏和速度,而且还担负着开路先锋的作用。因此,头车由汽车团团长驾驶。当车队行进到昌都附近时,头车忽然熄火抛锚。团长当机立断,命令战士们把车推到另一边,由第二辆车打头继续前进。这段路的路面条件并不好,只能刚好容两辆车并排行驶。因此,后边的每一辆车都小心翼翼,擦着抛锚车的路边过去。等轮到我的车时,我由于一时分心,没能把车顺利地开过去,一个轮子给悬了空,而轮子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团长临危不乱,指挥我打倒车,最终化险为夷,顺利地把车蹭了过去。这时,我仰望西藏的天空,觉得它是那么深邃、那么湛蓝。
一路上,我和战友们不禁感叹川藏公路的那些筑路者们,他们居然在如此艰险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这样的路。我们在路上行驶一趟都很困难,可那些筑路的人们却用最简单的工具开凿出这条天路。当时的艰难险阻,远不是行路的人们可以想象到的。
行驶几天后,车队终于到达终点站——拉萨。当地的藏族群众载歌载舞地欢迎我们,并向每位战士敬献哈达。洁白的哈达飘在胸前,就像军功章一样令每一位战士兴奋不已。
自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要在川藏线上跑几个来回。虽然次次都平安到达或返回,但也听说或亲眼见到战友牺牲在这条路上。复员后,我到了地方工作,曾经去过西藏一回,是乘飞机去的。看着舷窗外的座座雪山,飞机仿佛在雪山山腰上穿行,在赞叹大自然雄伟的同时,曾经的进藏经历不禁又浮现在眼前。一位同为进藏兵的战友在文章中写道:“天天天蓝,看上去是那么简单;天天天蓝,却永远没有那么简单。”这几句话,已经道出了我们这些与西藏有缘的军人心中的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