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一只银手镯三代人戴在手腕上的吉祥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许娟
分享到:    

    岁月留物

    它就像一缕春风

    吹起心的涟漪

    使我们的内心深处

    不再是绝望的死水

    当我们把这些物件从记忆里唤醒

    它仍然有我们曾经的体温

    亲切而温暖

    也许它们并不值钱

    也许它们不再有价值

    但它们却曾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当韶华已逝

    当锈迹蒙面

    我们还能透过时间的间隙

    看到我们的过往吗?

    没人能挽回时间的狂流

    但老物件却能让记忆永驻

    让我们在这些老物件上

    读懂我们的人生

    您有什么值得纪念的物品

    请拿出来和我们一起

    岁月流金

    太奶奶的嫁妆

    一对银手镯


    物件:老银手镯

    提供者:李莎莎

    使用年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

    物语:“这个银手镯,虽然没有任何花纹点缀,也没有贵重的珠玉镶嵌其上,只是一个普通的银手镯,素雅到极致,但是却是从莎莎太奶奶的母亲开始,就一直传承下来的,这是一份对女儿家吉祥平安的祝福。”

    年初刚刚结婚的莎莎,除了一脸喜气外,腕上还多了一个银手镯,只是这个银手镯样式老气,一点也不光亮,跟穿着打扮时尚现代的莎莎完全不配。朋友们开玩笑问:“莎莎,你从哪个小摊上淘到了这个宝贝?”莎莎一脸严肃地说,这个银手镯是结婚时母亲送给她的。然后,她讲起了关于这个银手镯的故事。

    一只银手镯

    陪母亲度过那些艰苦岁月

    今年年初结婚时,李莎莎的母亲把戴在手腕上一辈子的银手镯摘下,亲手给女儿戴上,郑重其事地说:“这是你太奶奶,也就是我奶奶传给我的,现在你结婚了,我把它交给你,以后留给你的孩子,虽然这个手镯不值多少钱,但却是咱家几辈人传承下来的。”李莎莎细细打量着,这是只普通的银手镯,没有花纹,没有珠玉,素净典雅,因为在腕间戴久了的缘故,已经没有那么光亮,微微有点发黑。莎莎记得,自从太奶奶去世后,这个手镯就一直戴在母亲的腕间,不曾摘下。莎莎好奇,问起这只银手镯的故事,母亲笑着说:“这只银手镯,本来有一对,而且还是你太奶奶的嫁妆呢!”

    老家那边有个习俗,每逢虎年,做母亲的总要为自己的女儿做一对银手镯,祈祷平安吉祥。太奶奶出嫁那年,正好是虎年,因此,太奶奶的母亲就陪嫁了一对银手镯,希望太奶奶出嫁后事事如意。自出嫁之日起,这对银手镯就光闪闪地晃在太奶奶的腕间。

    太奶奶一生命运坎坷,先是太爷爷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好不容易借着生病逃回了家,后来太奶奶又怎么都怀不上孩子,吃了很多副中药偏方,都不管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生不了孩子,就是给婆家断了香火,太爷爷完全可以休妻再娶。但是太爷爷不愿意把太奶奶赶回娘家,也不愿意再娶,就说服父母,从同宗孩子多的人家,领养了一个男孩,继承香火。这个男孩,就是李莎莎的外公。

    由于是独子,太爷爷和太奶奶精心栽培,省吃俭用供外公读书。外公刚刚成年,太爷爷就因为肺结核去世了。太奶奶把其中一个银手镯放进太爷爷的棺中,希望太爷爷黄泉路上有个伴。伤心之余,太奶奶决定供外公去学医。

    “你太奶奶那时候想,如果家里有个会看病的大夫,太爷爷就不会那么早过世,所以就让你外公去学医。”母亲说。外公学医回来,一直在县医院上班,退休后就在自家门口开了个小诊所,给乡亲父老们看看病。

    1975年,母亲中学毕业了。当时正赶上全国大力号召青年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母亲没和家里人商量,就报了名,决定去西藏。等到通知下来、马上就要出发去西藏时,母亲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当然是既生气又担心,生气女儿连去西藏这么大的事情都瞒着不说,担心从小就体弱多病的大女儿,受不了西藏海拔高、缺氧的气候。父母连番把西藏的艰苦、遥远等情况讲了又讲,还专门请了一个去过西藏的朋友到家里,给母亲做思想工作。可是母亲当时铁了心,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外公气得不再和母亲说话,外婆流着泪给母亲收拾好行装。母亲是太奶奶的第一个孙女,平时太奶奶最疼母亲,这次她知道母亲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也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母亲,就把腕上的另一只银手镯摘下来,给母亲戴上,流着泪,说:“我的娃,戴上银手镯,保佑你平安吉祥。”

    “我一出家门,就把银手镯摘下来,藏到包里了。当时想,我去西藏是接受锻炼和吃苦的,要去劳动的,怎么能戴着银手镯干活呢?再者,我也怕别的同学笑话我。”母亲笑着回忆道。当时母亲才17岁,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又一下子来到日喀则这样一个吃喝完全不习惯的地方,光是高原反应都折腾了她好几天。虽然母亲所在的公社,还是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是也禁不住想家。莎莎的母亲说:“夜里经常偷偷哭,想家的时候就拿出你太奶奶给我的银手镯看一看,擦一擦。”

    这个银手镯一直陪着母亲,度过了在西藏那几年艰苦而孤独的岁月。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母亲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继续在西藏工作,直至怀上了莎莎,因为身体不好,才把工作调回内地。此时,太奶奶已经快80岁了。

    “我对太奶奶还是有点印象的,她那时候总是喊头疼,总是拿拐棍敲打床沿,让外公给她拿点去疼片之类的药。”莎莎回忆道。后来,太奶奶的病越来越不好,外公是学医的,知道老人家的身体恐怕挺不了多久,当时电话还没普及,外公就赶紧发电报叫外地工作的母亲回来,见太奶奶最后一面。可是电报送晚了一天,等母亲赶回来的时候,太奶奶已经过世了。

    “听说,你太奶奶临死前一直叫我的名字。我是你太奶奶的第一个孙女,而且我出生的时候身体特别差,那个年代闹饥荒,没什么吃的,所以从小病就多,你太奶奶什么重活都不让我干,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母亲回忆说。自此,那只被母亲藏在包里的银手镯,重新戴在母亲的腕间,再也没有摘下来过。


    这只银手镯

    传承几代人的吉祥祝福

    因为父母都在西藏工作过,所以李莎莎从小就对西藏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一家通信公司,申请来到这家公司的拉萨办事处常驻。

    “我现在可没有当年父母来西藏时建设西藏的高尚情怀,但我想重走父母当年的路,看看他们年轻时洒过热血和激情的地方。”莎莎说。

    初到拉萨,莎莎被拉萨清澈的蓝天和敞亮的阳光吸引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形容西藏的词语已经不是遥远、艰苦,而是美丽,新奇,充满异域风情。”莎莎说,公路修通了,青藏铁路修通了,飞机都飞到了阿里,越来越多的人来西藏旅游,西藏已经不是当年父母来西藏时那般神秘。莎莎来西藏已经三年多了,去过珠峰、大峡谷,用她的相机收录西藏风光,给父母看。“那时候我爸妈虽然在西藏日喀则工作了很久,可连珠峰都没去过呢!”莎莎笑着说。通过她的照片,在内地的父母重新认识了这个他们年轻时生活过的地方。倘若不是母亲的心脏不好,他们还真的会再来西藏走一圈呢!

    年初,莎莎和同在拉萨工作的男友举行了婚礼,出嫁前夜,母亲把这个银手镯郑重地交给了莎莎。这个银手镯,虽然没有任何花纹点缀,也没有贵重的珠玉镶嵌其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光面银手镯,素雅到极致,但它却是从莎莎太奶奶的母亲开始,就一直传承下来的,这是一份对女儿家吉祥平安的祝福。莎莎说,她会把这个银手镯一直传下去,交给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告诉他们关于这个银手镯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