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一起成长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商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李岳军
分享到:    

    世界屋脊、中国两大江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日光城拉萨;建筑艺术和佛教艺术的博物馆布达拉宫;能歌善舞的藏族同胞……这一切从儿时起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渴望见到真实的这一切,于是2004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西藏。

    转眼间已到了2009年12月,我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工作和生活了5年多的时间。现在,我经常问和我一起来西藏工作的同事:这5年来拉萨的周边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还和我们刚来时一样?他笑着回答说:“一样的我可以肯定——蓝天、白云、清水,至于变化了的嘛……”的确,刚来的时候我们生活的巴尔库路只有靠近北京中路的那一段稍热闹点,靠近我们公司的这一段比较荒凉和冷清。短短几年间,这条路上出现了一家家饮食店、大型超市、住宅小区和宾馆,天海夜市和西郊菜市场也修缮一新,原来的水泥马路也变成了柏油马路,整条巴尔库路变成了饮食、购物一条街。

    今天的拉萨,布达拉宫依然雄伟壮丽,转经、磕长头的人依然虔诚,然而宽敞的马路、飞驰的车流以及眩目的广告牌,又会让你感受到古老的拉萨正在和现代交织,它吸引着每一个热爱她的人。

    今年休假,在回家的火车上,有位刚在西藏旅游过回去的外国朋友,我用蹩脚的英语问起她对拉萨的印象时,她惊喜地说:“beautiful(美丽)、ancient(古老)、modern(现代)。”在陌生人眼中,拉萨是神秘的,就像壮丽的布达拉宫;在熟悉拉萨、热爱拉萨的人看来,这座城市古老又年轻。拉萨在变,而她的魅力也正体现在每一个变化当中。

    我工作的单位是中国联通西藏分公司,它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中国联通在大陆最晚成立的省级分支机构。公司成立伊始,在几乎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情况下,在西郊一栋简陋的公寓楼里,开始了西藏联通艰苦创业的征程。

    经过8年多的市场风雨锤炼,西藏联通初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通信基础设施。网络覆盖也由“以拉萨为重点、六地市为支撑、覆盖西藏主要公路、铁路沿线及机场、边境口岸和著名旅游景点”向全区所有的县、乡镇推进。

    2008年电信行业重组,西藏联通和西藏网通合并成立了新的西藏联通公司。2009年5月西藏联通在拉萨开通了3G通信服务。

    和我们年轻的公司一样,我们公司有许多新世纪后走出大学校园的年轻员工。刚来到公司时大家都觉得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比起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老员工们干起来应该是更轻车熟路的。可没高兴多久大伙就傻眼了,因为工作中的许多东西书本上并没有。眼看完不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我急得团团转,这时旁边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别急,我来教你,多做几次就熟练了。”旁边的老同事主动走过来帮助我,更让我感动的是,为了帮我完成工作,她还陪我一起加班。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冲在基站抢修第一线的是老员工,站在业务发展第一线的也是老员工,晚上还在办公室里办公的还是老员工……慢慢地我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种我不知该怎样去形容的精神。我们转正的那天,公司领导把我们这批新来的员工叫到一起,问我们试用期的感受,我们提出了这个疑问,公司领导哈哈大笑,说:“你们收获不小嘛,你们看到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现在我们公司的环境确实比刚创业的时候好了很多,但我还是希望你们能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

    2008年我随公司调研组去阿里分公司调研,当我们到达阿里分公司时,阿里分公司的负责人和我来了一个熊抱。当晚我俩喝高兴了,一起唱起了我们最爱的那首《超越梦想》“……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