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却从未错过历史的车轮;岁月如流,却洗不净历史的铅华。铭记历史,我们即将以坚定而自信的步伐跨入2010年。
十年前那里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房,十年后那里是一排排安居新房;十年前那里是中国国土上唯一没有铁路的区域,十年后那里铺就了通往世界屋脊的天路;十年前那里信息闭塞,十年后那里信息畅通无阻:电视频道多、网络技术发达、报刊种类多……
至今,那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那里有辽阔无边的草原,有最蓝最纯净的天空;那里有飘荡的白云和威严冷峻的雪山;那里有高亢嘹亮的民歌,有最雄伟的布达拉宫;那里有欢快的羊羔和牦牛,有最纯朴可爱的父老乡亲和号称小江南的林芝……那里就是我的家乡——西藏。
十年前为了求学,背上行囊,带着亲人的祝福,我远离了那可爱的家乡。第一次离开故乡,从没接触过汉语的我,连“吃饭”一词都理解不了。为了突破语言的障碍,我经历了许多个泪流满面的夜晚。
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磨一剑,通过十年寒窗苦读,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艰辛。那份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刻苦和坚持,最终让我穿越了语言的障碍。
我虽然常年生活在内地,但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从来没有改变过。学习累了,我会漫步在宁静的校园里,身边的一切那么可爱,但我的脑海里常闪现着美丽的格桑花、可爱的小羊羔、亲切的阿妈啦……
“付出就会有回报”。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离家之前,阿姨给了我一份报纸并轻声嘱咐:“即使求学在外,也要记挂着自己的家乡啊。”车上,我打开那份报纸,西藏商报四个大字跃然于眼前,这份报纸版式虽小,但内容丰富,版式设计精美,有着雪域文化的特色,这是我对《西藏商报》最初的印象。
时间如一阵风,转眼间我已经上大三了。在学校,我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也养成了看报的好习惯。这些年我没有回过家乡,也难以想象家乡的变化。每当一有空闲,我就跑进校图书馆报刊室翻看报纸,尤其爱看能体现家乡变化的《西藏商报》,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份贴心温暖的报纸,才让我和家乡有着“天涯若比邻”的美妙感觉。从商报上不仅领略到了西藏的变化,还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提高了个人修养。
《西藏商报》似乎了解我的心思,她随时给远离家乡的我带来温暖,她会告诉我家乡的点滴变化,她可以让我触摸阳光,感受雪域风情。十年里,她默默地为雪域这片土地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她向我娓娓道来一幕幕感动生动的故事;她神奇地把一个越来越新的西藏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可以借《西藏商报》之眼,观日新月异的西藏……
今年暑假我回到了让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尽管《西藏商报》已经向我描绘了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但我仍旧不禁感慨万千:变了,变了,真的变了!家乡的一切都如《西藏商报》描述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好了!我知道这些变化离不开全国各地的支援,离不开藏汉民族的共同努力。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阿姨要送我那份《西藏商报》了,她要我恋着故乡,要我多了解西藏,跟着西藏一起进步,学成后能为自己热爱的这片热土尽绵薄之力……
不久我将再次踏上求学之路,我依然会借《西藏商报》关注家乡的变化,因为我是雪域之子,我的情永系家乡。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