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战役的胜利是打开和平进军拉萨的大门。十八军自1950年1月在四川乐山接受进军西藏的命令之后,至抵天险怒江畔历时近两年。我们到太昭(现在的工布江达县)时五十二师师直的先头部队已先期抵达,他们为我们军直属部队路过作好准备,太昭尼洋河上已架好小便桥;粮食也为我们准备好,吃饭没有发生粮荒。我们在太昭住未发生大的困难,下一场小雪,太阳出来雪就融化。因地势要较比如县低,气候稍暖和,此地平均海拔4000米。特别是我们刚从比如、嘉黎走过来,呼吸也感到顺利舒适些,还有很多树木及灌木丛显得绿油油。我到五十二师卫生处要药时,邓玉合战友告诉我说:“太昭地处在原始森林的边缘,经常有野生动物出没,上山打柴要小心。前几天有部队的三位战士上山打柴时,狗熊突然出现扑过来张开大嘴巴要咬他,这位战士很机灵,他立即用两手将狗熊的嘴抓住不放,拼命地喊救命呀!此时,狗熊用爪子抓这位战士的头和脸,头皮及脸部被抓伤而且很严重,另外两位同志来将狗熊砍死,将伤者立即送到我们卫生处,给他缝合并用青霉素消炎治疗,经一个多星期伤口痊愈,性命保住了,但留下终身难以消失的疤痕,你们上山打柴要小心。我们军直属部队在太昭住五六天又要翻越米拉山。”
我们在太昭住五六天,已是1951年10月中旬,就要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这也是十八军进军西藏以来从二郎山到拉萨十几座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大雪山之一,也是最后一座大雪山。大家也都掌握到规律,每次翻越大雪山时都要早早吃饭,天亮便起程爬山。我们离开太昭那天早早吃饭,天刚亮出发,走不远便开始爬山,当时有小雪花在飘飞。山顶上仍是终年不化的积雪,路不是很陡但好走些。我们部队在西藏爬山有些经验,那就是上山时要缓慢,多休息。经一天的时间越过山顶,还没有下到底,在半山腰间宿营一夜,天气虽然寒冷可大家心里是热的,因为这是最后一座大雪山,很快就要到拉萨这个家啦。继续行军,到墨竹工卡住一夜。在离开太昭第5天抵达德庆(现在的达孜县)。德庆有20几户人家,居住在一座小孤山的山坡上,这里是拉萨盆地的一部分。在德庆向拉萨方向遥望,便可望见高高耸立的布达拉宫,大家心潮澎湃,兴奋不已!
在将要到家的时刻,每个人都会回眸从1950年1月至1951年10月26日这段不平常的日子,十八军每位官兵在行军打仗进军的途中,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有的战友在战斗中负伤流血,有的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或行军途中,或劈山开路的战斗中。他们为了早日回到拉萨这个新家,但他们没有看到这个家。说心里话,真的回到家不容易!
我们在德庆住3天,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带着部队率先进入拉萨城时,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受到先遣到达拉萨的张经武将军、王其梅副政委及拉萨城里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951年10月26日,我们军直战勤部队陆续乘坐牛皮船渡过拉萨河进入拉萨市内。乘坐的牛皮船的船夫是藏族同胞,他小心谨慎满面笑容一船一船地来回把我们渡过拉萨河,今天真的到家啦!
由于军副政委王其梅率先遣支队于1951年7月从昌都出发,1951年9月先到拉萨,一切都为我们军直属部队的到来安排好啦。我们这个医生班十几个人挤着住在不太大的房子里,睡地铺,下面铺的是麦草。虽然条件不好,但对我们长时间住在帐篷里、受过风寒的人来说是心满意足啦。睡在房子内能挡风寒,战友们挤着睡,感到暖和多啦!当时睡在房子内的感觉要比现在住在大宾馆高等客房还感到舒适满意!俗话说:“只有受过寒冬腊月的人,才能感到太阳的温暖。”这话是真的,我有亲身的体会。
十八军到家啦,我们要在拉萨安家,就要把这个家建设好。我们建设边疆的工作才真正开始,今后的工作还要更加繁重。我们是医院,我是医生,首要任务当然是给部队和藏族同胞治病,做预防疾病等工作。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