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建筑

奇瑰建筑——探访西藏史上第一座宫殿

2015年03月21日 11:25    
分享到:    

    传说当然不过是藏族人引以为傲的演义,聂赤赞普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根据《雍布拉康志》、《迪乌宗教源流》等藏文史籍的记载,聂赤赞普出生在西藏波密,因相貌古怪、性格刚烈,被家庭放逐,当他游历到雅砻河谷时,结识了12位代表当地各部落利益的苯教徒(西藏原始宗教),并被推举为王。随后,聂赤赞普将周围小邦收归为属民,划分尊卑,宣扬苯教。从那时开始,藏民族冲破以血缘结成的氏族障碍,开始以地域来划分属民。这是公元前360年前后的事。 

    为了防止其他部落的侵犯乃至野牦牛群的冲击,聂赤赞普建造了雍布拉康城堡。从泽当镇往南,大约半小时的车程,便能看到这座位于扎西次日山上的城堡身影。这座外表普通、形似碉堡的多层建筑,其构造的精致程度也许无法与布达拉宫等建筑相提并论,但在藏民们的心中,雍布拉康却是藏族文明的起源。 

    关于这座城堡的名称,藏文史书上有不同的写法。有的史书记载为“翁布拉康”,意为“红柳香沙宫”,在雅砻盛产红柳与莎草的山冈上建宫,故而得名。雍布拉康则是更普遍的称呼,“雍布”意为母鹿,“拉康”意为神殿,雍布拉康就是“母鹿后腿上的宫堡”。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称呼。远望雍布拉康所在的山冈,恰似母鹿往后伸出的一条腿,而城堡就建在这条“腿”的关节处。城堡不大,却瘦削冷峻,易守难攻,蔚为壮观。据说,布达拉宫建造之初就是以雍布拉康为原型分建两端,然后再连接中部而成今天的形貌。 

    沿着陡峭的马道盘旋上山,四周雅砻河谷的壮美景致尽收眼底。在山的西北边,能看到紧靠公路有一块梯形的田地,一头竖着一块碑,传说这就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块农田,当年是赞普亲自耕作的御田。 

    走近雍布拉康,酥油的香气就紧跟着人。佛像和喇嘛是城堡现在的主人。 

    这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堡,共三层:第一层距地十几级石阶,前半部为门厅,厅外是一个带檐的小平台,往里是佛殿,殿内供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的塑像;第二层前半部为三面环绕矮墙的平台,后半部是带天井的回廊;二层以上原有第三层,后廊有小门通入碉楼式建筑中,现在尚未修复。据《西藏文物建文记》记载:“殿内中塑三世佛,北壁为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两王像,南侧壁塑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坐像。在两边塑像之外,北塑吞米桑布扎立像,南塑禄东赞立像。在桑布扎之侧还塑有文殊像及长寿三尊像,在禄东赞之侧,则有木制神舆。造型极精美,塑法浑厚朴素。” 

    自聂赤赞普以后,雍布拉康成了历代藏王的王宫,直到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将王都迁往拉萨。不过,松赞干布并未忘了雅砻这块吐蕃的根本之地,还不时回来居住,自那时起,雍布拉康也就成了藏王的夏宫。据说文成公主远嫁到吐蕃后的第一个夏天,就是在雍布拉康度过的。而雍布拉康与宗教的结缘始于第28代赞普拉妥妥日聂赞时期。当时有印度高僧来到雅砻,将《六字真言》、《诸佛菩萨名称经》等经书以及黄金宝塔、牟陀罗手印等宝物献给赞普。据说,赞普虽然并不知晓这些物件的意义,但还是奉为神物,供奉在宫内。 

    由此,雍布拉康见证了佛教传入西藏的开端。尽管由于当时苯教在吐蕃势力太盛,佛教入藏之初受到压制,但及至五世纪,松赞干布即位之后开始扶持佛教的发展。日后该宫殿因为藏有西藏最早的经书而成为佛教圣地,随着公元9世纪后吐蕃王朝的解体,此地更彻底演变为一佛殿,成为许多高僧大德修行之地。 

    今天,这座城堡形的寺庙成了山南“圣藏之根”旅游形象的标志性建筑。从山脚登上堡顶,不过数百米,游客经历的却是一段完整的西藏历史。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