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传统民居建筑在建材开发运用,土木建筑砌筑技术上都不约而同地严格遵循了一个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当然这条原则本身是正确的,它有着普遍意义。不过我们从另一角度,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人们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否这样认为过多地受制于客观自然的社会生产必竟是一种生产力不够发达的表现。
从事种植生产、生活在西藏河谷地带的农民,他们的建筑与藏北牧区建筑虽然同属西藏传统建筑体系,但两者之间还是有较大区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西藏农民的生活、生产比起牧民相对稳定,不像牧民那样一年当中搬迁一两次。农民居住比牧民更加集中,这样农村建筑容易形成群落格局。除此以外,农区比起牧区建材资源丰富,砌筑技术高,交通运输方便,使用功能要求高,这些因素促使西藏农区建筑发展比在牧区更加迅速一些。
拉萨河谷、年楚河河谷、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地区、三江流域地区是西藏农区建筑集中的地方,从这些建筑的造型、结构、材料、以至装饰都充分体现了藏族传统建筑的风格,它们是藏族传统建筑严格讲藏族民居传统建筑的主流。西藏农区建筑大部分是二层楼带大院或者平房带大院的形式,而且一家一个院子,多户人家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住房形式很少见。我想这与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民大多数家庭有家禽家畜,有各式各样的劳动工具,有饲料燃料,这些东西都需要有良好的空间保存,住房带大院的农区建筑形式适应了这样一个需求。
西藏农区建筑绝大多数是土木结构,不过个别地区有木结构,这种建筑在林区见得多一些。拉萨河谷地区,特别是靠近城市的那些农区,石材建筑多,这是因为拉萨城郊花冈岩石材资源丰富。年楚河谷地区和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地区多半是土坯建筑,这些地方基础用石材,出了地面用黄土土坯,经济实力强一些的家庭建筑一楼用石材,二楼用黄土坯。在三江流域木材资源丰富的农区也有木质建筑。
(责任编辑 次仁央宗)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