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建筑

朗色林庄园 时间深处的天空之城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顾野生
分享到:    

    朗色林庄园始终如一保持着与天空的对话。这座雄伟的建筑,包含着西藏宗教元素的美学内涵与崇尚自然的人文精神之美。当我踏上朗色林庄园的第一个石阶,仿佛揭开了厚重的历史书的第一个页码。我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的朗色林庄园,时间总是借用广阔无垠的空间来呈现时间在其中的恢弘注脚。建筑是时间的骨骸,它容易被看见,但埋藏在空间里的时间,则不容易被发现。时间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幕后推手,将空间混迹于人的视线,用它来发号施令。

    元末时期建造的庄园

    我很难推测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农奴将最后一块巨石,轻车熟路地将它夯实;我也很难推测,工匠涂抹上最后一道金漆,他内心交杂怎样的幸福与苦难的复杂情绪。

    据《西藏通史》介绍:朗色林庄园意为“财神之地”。庄园的领主曾是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女婿,这位驸马的官邸叫作朗色林。大约在帕竹万户王朝时期,即13世纪的元末时期,朗色林庄园开始建造。此时帕竹政权虽取代了萨迦成为中央政府承认的、统一的西藏地方政府,但本质上西藏封建割据的状态还没有结束,帕竹政权仍然需要通过其军事据点宗堡或卡来实现对其他地方势力的控制,因此,朗色林庄园周围仍然是采取高大垣墙围合的整体格局。庄园处于临江的袋形谷地中,谷地面积达6平方公里,平坦的地形为庄园提供了广阔的可耕作土地。而从雅鲁藏布江边向南远望即可看到一马平川上高达七层的庄园主楼,它完整统一的形式、和谐的比例以及精美巧妙的装饰,显示了建造者从整体到局部的把握能力,其完美的结构体系和高超的建筑技术使高达七层的碉房建筑屹立于高原数百年而成为了西藏最古老的高层庄园建筑之一。

    而与这雄伟庄园相匹配的,则是庄园主人那代代显赫的地位和身份。这个家族里曾出过众多著名人物,包括贡嘎县多吉扎寺的两位活佛,大学者班禅·罗桑益西和原西藏嘎厦政府的噶伦,最后一位即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四位孜本之一,朗色林·班觉久美,他与另外一位孜本阿沛·阿旺晋美齐名,可惜的是他选择了另外一个错误的方向,在1959年叛逃到印度。

    仿佛是片尾的字幕,朗色林出现过的活佛、噶伦、庄园主,逐渐模糊。我看到一页页密密麻麻的名字,那是他们辉煌的家谱,纵横错落,关系复杂,许多张面孔在这些名字后面晃动,瞬间即逝。


    欲望的符号

    朗色林庄园共有7层高,在第3层里有一个朱红色的16柱会客大厅,在庄园里柱子的设置是分等级的,除了达赖喇嘛使用的24柱之外,这里是级别最高的了。四周那斑驳难辨的古老壁画,在文革中被涂上白色灰浆。历史有时非常诙谐,有一种黑色的幽默感。古老的壁画就像是一幅年代久远的涂鸦,每个人都在时间深度里,乱涂乱画。古老的佛祖悟道的珍贵壁画,就在意志的唆使下,成了一文不值的垃圾。出于对历史的无知,后来的篡改者对它缺乏尊重。他们通过剿灭历史来凸显自己的功德,但被他们毁掉的壁画,却恰恰书写了对这种愚蠢方法的嘲笑。

    而在庄园坐北朝南的楼体顶部,有一金光闪耀的法轮徽记,这表明庄园里曾经诞生了活佛。朗色林庄园有别于其他贵族庄园,主楼墙面朝向东方,在辅楼还修筑了活佛禅修的经楼。活佛的经楼特别殊胜,连家里的人都不能随意进入。经楼有7扇雕梁画栋的花窗,花窗外有外沿的甬道,采用的是当时在英国、印度风靡一时的风格。我仿佛看到一个年幼的活佛,一身绛红色的僧袍,一双智慧的眼睛,向窗外看去。阳光落在他的脸上,明媚而忧伤。在顶层露台还有活佛专用的厕所,它是悬空的,排泄物从高处坠落之后会落入草丛,或许这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吧。

    朗色林庄园就像是一座密封的城堡,五脏六腑俱全,功能繁多。这里有种植粮食的良田,有水草丰美的林卡(园林),有关押农奴的监狱,有酒酿、织氆氇、粘毛线的朗生。还有马厩、账房和储存室。第一层是畜圈和关押农奴的牢房,第二至第四层是粮仓、储藏室、酿酒坊、织卡垫氆氇房、账房和厨房。第五至第七层是朗色林一家的起居室、客房和经堂。顶层上是个大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以俯视整个村庄、田野以及蓝天白云之下的雪山。

    朗色林庄园内的每层楼板都是用传统的阿嘎土制成的。阿嘎土取自冈底斯山,众奴仆将土夯实后,再用桐油来磨,这样夯磨出来的楼面不仅像镜子光可照人,而即便是里面的木头腐烂了,也可以像水泥一样坚硬而不塌陷。而宽及1.5米的墙体上,还采用了白马草墙,白马草采自常年积雪的高海拔山顶,将每根大小都均匀的白马草扎整齐,再刷上红漆,不仅可以减轻墙体的重量,而且还可以牢牢地吸住远处射来的箭矢,因此白马草墙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抓箭墙”,只有在寺庙和贵族人家才能使用。在庄园的外围,还开筑了一条宽约5米的护墙河,护墙河在藏式建筑中是很少见的。可以这么说,当时的朗色林庄园固若金汤。

    朗色林庄园在文革10年的浩劫中损坏严重,庄园附属建筑和花园也全被拆毁。现还能见到的除主楼及内、外围墙以外,当年的辉煌体系基本上已无迹可寻。后来,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修缮,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朗色林庄园,纵使庄园内空荡荡,但它气势雄伟,透露着出它与众不同的尊贵血统。仿佛是一个贵族,即使身世破落,也令我们肃严起敬。

    这是一座停留在时间记忆里的庄园,像一座耸立于天空的城堡。这里的阳光和多年前一样,我多么渴望,触摸到一张久经风霜、布满皱纹的脸,无奈却抓住了虚空。

    本版图片摘自百度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