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建筑

精心呵护古格昔日文明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著名的古格王朝都城遗址、托林寺、东嘎·皮央遗址及达巴、多香、香孜、穹隆等一大批古遗址、洞窟就分布在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这些遗址、遗迹中残存的佛教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是阿里古代艺术的精粹,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阿里地区文物抢救保护计划酝酿已久,1988年,国家曾对古格王朝都城遗址进行了小规模抢救性保护。199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同意对阿里地区文物保护进行立项实施,掀开了阿里地区文物抢救保护工程的序幕。此次保护项目主要涉及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格王朝都城遗址和托林寺;一个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嘎·皮央遗址。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古格王朝都城遗址的排水整治和抢险加固及遗址古建筑的维修保护;托林寺的全面调查、重点清理及维修保护;东嘎壁画洞窟的考古调查及抢救加固;皮央遗址的考古调查、重点清理及经书殿的修复;各文物保护单位内的壁画保护加固等。工程总投资1115万元。其中,国家文物局投入1018万元,西藏地方财政拨款57万元,美国友人托马斯资助人民币40万元。

    60余名藏汉考古、维修专家,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使阿里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维修方面:在全面勘查测绘的基础上,完成古建筑维修面积3200平方米,完成山体及建筑遗址加固16处,遗址排水整治面积2500平方米,抢险项目和治水共动用土石方1500余平方米,建设管理用房155平方米,加固保护壁画550平方米,新做或补做油饰彩画面积1350平方米。

     技术资料方面:配合古建筑维修保护和考古清理,共收集各类图片资料5000余张(片),摄像资料10卷,并查阅了大量史料记载,抄写壁画资料题记万余字等。

     工程结束后,国家文物局验收组对三处维修保护点进行了认真、负责、细致的检查验收。一致认为,阿里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具有考古研究与古建筑维修有机结合的特点,工程设计既讲科学又重实效,施工基本完成了设计的各项内容并达到了预期目的。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