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相传的英雄史诗,石刻的唐蕃会盟碑,雕版印刷的佛经圣典,从语言、文字、书籍到现代出版印刷事业,文明的轨迹划过历史的天空,闪耀藏族人民智慧与理想的光芒。与全世界一样,现代出版印刷事业给西藏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化,它把文明进步播撒向雪域大地。
“松赞干布的大臣吞弥桑布扎带领一批人不辞辛苦去天竺学习梵文,并结合西藏实际情况,创造了三十个藏文声母和四个韵母的拼音文字。”记者手边这本《雪域先人》一书中这样讲述藏族文字的由来。虽然这种传统的藏文起源说多年来在学术界颇多争论,许多学者认为早在松赞干布之前就有藏文,比如古象雄的“玛尔文”。但重要的事实是:藏族文字产生了。有了文字,书籍便成为记载和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正是通过公开出版发行的书籍,读者了解到创制出藏族文字的动人故事。在西藏人民出版社的读者服务书店中,营业员达嘎告诉记者,《雪域先人》这本书销量很好,特别是旅游者最爱买。因为这本书藏汉文对照,还配有精美的插图,通俗易懂。它是西藏人民出版社近年来开发读者市场的成功例子之一。
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的综合性图书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无疑是西藏出版印刷事业中应重书的一笔。西藏人民出版社建立于1971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少儿、美术、文化教育、医药卫生、自然科学、藏学研究、古籍整理等各类藏文图书和全区中小学教材。目前已出版各类藏汉文图书9400多种(不包括教材品种),累计印数达到11.000 多万册,先后有170多种图书在国内各种奖项评比中获奖。其中,《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中国藏戏艺术》、《新西藏》(画册)、《西藏科学技术史》、《藏汉之子———优秀援藏干部任国庆》荣获了中国图书奖。
渠道是图书出版发行的一个重要方面,西藏人民出版社把发行网络铺向全世界,在国内外建立了几十个图书发行网点,年均发行几十万册图书。该社还与内地出版单位加强横向联系,拓宽图书市场,先后与内地20多家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西藏历史文化辞典》、《中国藏戏艺术》、《西藏唐卡大全》、《壮丽天河》等优秀图书。并积极开展对外出版交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型书市和国际图书博览会,曾经在美国、法国、瑞士、印度、尼泊尔、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了“中国西藏图书展”,在国外藏胞和海外华人中反响强烈。
近年来,面向农牧区市场的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类图书很红火,也是西藏人民出版社的“重头戏”之一。该社出版的藏文版《半月谈》期刊就是面向基层图书的一个亮点,期刊重在介绍改革新动向、新举措,剖析人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宣传介绍农牧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科学技术知识。自1995年创刊以来已编译出版藏文版《半月谈》期刊250期,并通过邮局向全区1067个乡(镇)党委免费赠送。
走进西藏人民出版社的陈列室,木质书架上排放一本本书:薄的、厚的、长的、方的、简装的、精装的……从出版于1978年的藏文版的《红岩》到最新出版的向自治区成立40周年献礼的《西藏百科全书》,仿佛都在述说西藏出版印刷事业一路走来的风尘仆仆。岁月流逝,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总有一些情感积淀在心灵深处难以忘怀。西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阿旺1975 年就到了出版社工作,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编辑,说起自己编的众多本书中,阿旺拿起办公桌上一本已经起了毛边的《藏文辞典》,摩挲着说,这本辞典是著名藏族学者索朗降村花费了10年左右的时间著作的,出版于1990年,作为这本书的责编,我对这本辞典印象深刻,情有独钟,一直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