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对西藏的了解,是到敦煌工作后才开始的,特别感兴趣的是其与敦煌唐代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吐蕃时代的历史。去年4月,我终于跨越千里青藏高原,来到向往已久的,神奇而又美丽的西藏。在西藏自治区有关单位朋友们的热情陪同下,在拉萨、日喀则和山南地区进行了为期1周的考察。
藏族历史文化的摇篮
对于我来说,山南之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山南地区是藏族的发祥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的贡布日神山,就是传说中的藏族始祖神猴与罗刹女栖息和养育后代的地方。在漫长的岁月中,这里拥有了藏族历史上的众多“第一”:第一位国王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块农田索当,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座寺院桑耶寺,等等,被公认为藏族历史文化的摇篮。
藏族同胞都知道这个美妙的传说:罗刹魔女与神猴就是在这座山的岩洞里相伴而居,生育了藏族的祖先。后来,他们的后代又来到山下的平川,种植、收获青稞、小麦、豌豆、荞麦等农作物,繁衍生息。历代藏族史学家,都对这一传说有详细地记载。藏族同胞不无自豪地说,是他们这个民族最先揭示人类起源,提出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贡布日神山下的泽当镇,是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镇后,就是孕育了藏族文明的雅砻河谷。雅砻河发源于雅拉香布雪山,流程80公里后于泽当镇汇入雅鲁藏布江。一马平川的雅砻河谷,阡陌纵横,土地肥沃,远处隐约可见的雪山即雅拉香布雪山。古老的敦煌藏文中就这样写到:树林中以松树寿命最长,河流中以蓝色牙曲河(雅砻河)最大,山神中以雅拉香布山最高。指的就是雅砻河两岸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就是藏族最早的农业区,也是迄今为止西藏最富饶的农业区,润有雨水,旱有雪水,自古依然。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抒写出世界屋脊上远古文明的美丽篇章。
敦煌文献记载的传说
雅砻河谷又是传说中止贡赞普与罗昂达孜激战的疆场。远古时候,这里除吐蕃赞普王族部落以外,在雅砻河谷中还有一处叫娘若香布的城堡,居住着另外一个部落,其首领为罗昂。罗昂达孜可能就是这个部落的后人,后来成为止贡赞普的臣下。止贡赞普为吐蕃第六代赞普,即吐蕃最著名的天赤七王中的第六位。据敦煌藏文文献记载,天赤七王都是从天上降临到吐蕃大地为王的,前五位都是在儿子长大后接替王位之时自动回升天界的,而止贡赞普则是被杀死的。他的儿子布德贡结赞普及以后的子孙,都死在人间。
止贡赞普从天而降为吐蕃王时,也具有自动升天的本领,而且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就因为他小时名字没有起好,奶妈给他起名取意“死于刀下”,而时常怨恨于心。长大后,他自恃武艺高强,无人能敌,蛮横傲慢,常常强令父母两系13族的贵族及部下与他比武,那些人不比也不行,而比赛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最后一次,他强令臣下罗昂达孜来比。工于心计的罗昂达孜,先是要求止贡赞普将所有能使其大显神通的武器、宝物卸下,然后将止贡赞普引诱到雅砻河谷的娘若香布城堡附近,骗止贡赞普割断天绳,放倒天梯,断了止贡赞普升天的后路。尔后,罗昂达孜将200支尖利的金矛分别拴在100头公牛身上,又同时给每头牛背上绑上灰袋,驱赶群牛相互搏杀,搞得漫天飞灰,罗昂达孜乘此向止贡赞普发动进攻,止贡赞普此时已毫无还手之力。值日天神德氏见状,急忙下界接止贡赞普升天,罗昂达孜从腋下抽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斧抛向空中砍断了天绳,德氏逃走,罗昂达孜遂赶上前去挥刀杀死止贡赞普,并将尸体置于铜锅,丢入雅鲁藏布江,入龙王之腹。止贡赞普的两个儿子夏赤、聂赤也被流放到异域。不久,罗昂达孜也被止贡赞普的两位忠臣设计毒死。再后来,止贡赞普父系亲族的阿布结帮助夏赤和聂赤安葬了父王,聂赤率兵攻占娘若香布城堡、诛灭罗昂九族后登上赞普之位,是为末位天赤之王布德贡结。
敦煌藏文文献中详尽的记载这个传说,我曾一遍一遍地阅读,被其中所描写的激烈壮观的战争场面所吸引。我站在高高的扎西次仁山顶,俯瞰着辽阔的雅砻河谷,眼前仿佛飞卷着漫天尘灰,耳边似乎响起了阵阵嘶鸣……
雍布拉康:西藏最早的宫殿
雅砻河东岸的扎西次仁山顶,屹立着雄伟的雍布拉康。据传说,这就是藏族最早的宫殿,是公元前2世纪,为从天上降临吐蕃大地的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所建。第二十八代藏王拉托托日年赞普时代,藏地的第一部经书及法器从天降,落于此宫。后来这里成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夏宫。再后来,五世达赖时,被改建为黄教寺院。当我们登上扎西次仁山、进入雍布拉康后,在瞻仰了聂赤赞普、拉托托日年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松德赞、图米桑布扎、禄东赞西藏王臣塑像和法王殿里观音菩萨、文殊菩萨、莲花生大师、宗喀巴大师、四大金刚、护法神王等塑像,又观赏了表现藏族第一块农田开辟和第一座宫殿建造的壁画后,我一口气爬上了传说为聂赤赞普寝宫的雕楼的顶屋,从南、西、北三面的窗户中眺望雅砻河谷如画的风光。从雕楼下来,出了宫殿,我一人爬上了宫殿后面的扎西次仁山顶峰,俯瞰雍布拉康和广阔的雅砻河谷,再一次为这一天地人浑然一体的壮景所震撼!
离雍布拉康不远的昌珠寺,是藏族历史上第一座佛堂。据说为公元41年由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镇除妖孽、兴盛王朝而建造,后为他们在山南的冬宫,寺内现藏有丰富的稀世珍宝和历史文物,最为珍贵的是元末明初的西藏帕竹王朝时期,由乃东王后出资制成的一幅长达2米、宽1.2米、主体用29026颗珍珠及各种宝石镶嵌而成的《观音憩息图》。不过,最让我动情的还是那口铜锅,据说是文成公主使用过的,说不定还是由唐朝长安带过去的呢。雅砻河谷内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夏宫与冬宫,将汉藏人民的友谊深深地印在这块藏族历史文化的发源地。
桑耶寺与《十万般若颂》
桑耶寺是藏族历史上的第一所寺院,也是我此次西藏之行的重点所在。当我登上哈布日神山,俯瞰桑耶寺的全景,心中也是一阵阵地激情荡漾。桑耶寺,藏文全称为桑耶敏久伦吉白祖拉康,意为无边寺、存想寺,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建于公元前后的赤松德赞时期。整个寺院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佛教的坛城而建。中心主殿又称乌策大殿,代表着佛教所说宇宙中心须弥山,3层,分别为吐蕃、唐朝和印度3种风格,故又有“三样寺”之称。主殿殿内的壁画和雕塑也分别为藏、汉、印3种内容和风格,如底层的藏式佛殿,主尊为高4米余的用寺前的哈布日神山的整块巨石雕刻的佛像,前面的经堂内塑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寂护等藏族名王及名僧;中层供奉472尊汉人面孔的石佛,上层屋顶正中为坛城图。主殿旁有4殿,分别象征佛教所说四大部洲;4殿附近又各有两殿低垂八小洲;主殿左右两旁又有两座小殿象征日月;四角建有红、白、绿、黑四座塔,用以镇伏凶神恶煞,塔侧遍布金刚杵及舍利,象征佛法的坚不可摧;再就是护法殿、展佛台、经房、僧舍、仓库等遍布四处。寺院周围是一道椭圆形的围墙,象征佛教所说铁围山,墙头则耸立着许多小白塔,塔距一米许,墙的四面各开一门。
桑耶寺真正做到了“一切工程合律藏,一切壁画合经藏,一切雕塑合密咒”,成为古今中外所津津乐道的“难以想象的建筑,世间无与伦比的寺院”。同时藏族历史上最早的“七觉士”就是在这里出家。桑耶寺也是藏族地区最早的佛、法、僧三宝俱全的佛教道场。从松嘎渡口遥望桑耶寺,宽阔的江面,巍峨的雪山,蓝天白云,水天一色,引人入胜。
据《贤者喜宴》等藏文史籍记载,桑耶寺的建成后,由巴若丹和巴阐堪布曼殊两位大师翻译的《十万般若颂》,在吐蕃广大臣民中广为流播;敦煌文献中保存有大量的吐蕃文《十万般若颂》抄本,这两者之间有无联系呢?我想能够尽快找到答案。两天的山南之行匆匆地结束了。我一定要再访山南,还要去看贡布日神山中神猴和罗刹女养育藏族祖先的那座神圣的岩洞;我要去看藏王墓———那里长眠着包括松赞干布等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们在内的十数位藏王;还有我没能够来得及去看的寂护、莲花生等佛教大师留下的圣迹,和那一座座的神湖——渗透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神奇景观。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