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建筑

记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开工以来,藏汉结合的施工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开创了西藏保护维修文物的先例。藏汉等各民族的工程技术人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使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闪烁着民族团结的光辉。参加施工的各族工程技术人员继承和发扬各民族大团结的光荣传统,共同镌刻民族团结的丰碑。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常常看到汉族工程技术人员和藏族能工巧匠之间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的镜头。他们告诉记者说,汉族工程技术人员在看图纸施工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施工经验丰富,思路敏捷。而藏族的能工巧匠具有丰富的藏族民间房屋建筑经验,对修缮藏式古建筑具有得天独厚的技能与经验,藏汉团结协作,相得益彰。

    在罗布林卡保护维修一期工程中,首次实践和运作了藏汉联合管理机制。这支史无前例的藏汉联合体维修工程队伍是由中国著名古建筑流派、苏式建筑传人苏州香山古建集团公司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担任布达拉宫维修一期工程的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组成。苏州香山古建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著名的古建筑流派“香山匠人”,以其独特的精湛技艺、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科学现代的管理,被国家建设部在国内首批核定为国家一级古典园林建筑资质企业。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也是国家园林古建一级资质等级的综合民族企业,就区内而言他们技术高超,就区外而言他们独家专长,承担过西藏各个历史时期古迹的修复保护工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苏州香山古建集团公司和拉萨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选派经验丰富和管理水平较高的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工长一起组建项目部,采取藏汉联手、优势互补的管理模式,施工队伍及专业工长都是藏族工艺匠人。大家针对藏式古建筑特殊性及文化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出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使之合理有效,确保藏式古建筑风貌和工艺技术。在藏汉各民族施工人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一期工程截至目前除屋面改性阿嘎土和彩绘项目外,已全部完成设计保护维修工程量,没有出现一例质量、安全事故。可以说,首次实践和运作的藏汉联手保护维修文物方式在罗布林卡保护维修一期工程中取得了很大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