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工艺

藏语词汇结构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藏语的词汇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藏语的固有词,比重最大;第二是借词;第三是用固有词作为语素构造的新词。借词和新词丰富了藏语的表达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许多已成为藏语的基本词汇。

    (一)固有词中的敬语与非敬语

    藏语固有词中有敬语与非敬语之别。在1000多年前的藏文文献中就有许多敬语词。敬语是社会严格地分成不同等级及等级间界限不可逾越在语言上的反映。

    敬语作为藏语整体中的一个方面是受藏语一般规律制约的。同时,又具有相对自成体系的表达形式。敬语的形式和用法是多样的,一般用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平辈中的年幼者对年长者或互不相识的客人。使用敬语是对上级、长辈、长者和客人的尊重。讲敬语使人感到亲切、文雅,是“语言美”的一种表现。在旧社会,敬语又分若干层次,对农奴主说话要用最高层次的敬语。敬语的使用因地而异:卫藏地区使用较为普遍;康和安多地区使用范围十分有限,只有少数动词、名词和人称代词有敬语形式。

    敬语的形式主要有添加法和替换法两种。添加法是在非敬语语素前加一敬语语素。这类敬语绝大多数是名词,在敬语词汇中占的比重也最大。有些添加的语素与它的词根是相对固定的,不得随意添加。稞酒”的敬语。尽管三字同义,都是“饮、喝”的意思,但此处不能混用。替换法是用敬语词替换非敬语词,其中又分为全替换和部分替换两种。

    另外,有几个表达不现动作的非敬语词在敬语中却只有一种表达形式。

    敬语中还有用来构成结构的后缀,在名词单数后加

    (二)外来借词

    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藏族与周边各民族之间进行频繁的文化交流,词语互借,是人际沟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互借的结果,丰富了民族语的词汇,发展了民族文化。民族语言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藏语“喇嘛”一词已与世界通用。“牦牛”一词,英语为yak,即借自藏语。

    人总体上看,藏语借词中以汉语最多,其余依次是蒙语、梵语、印度语、满语和英语,还有部分古代遗留下来的波斯语等。

    藏语中的厨房用具、食品、蔬菜名称,大都借用汉语。如“案板”、“擀杖”、“菜刀”、“馍馍”(包子)、“油香”(油饼)、“茶”、“白菜”、“萝卜”、“韭菜”、“黄瓜”等;藏医针灸脉理方面的“寸”、“关”、“尺”和草药“黄连”、“牛黄”;制陶业的“釉子”;家具类的“桌子”等都借自汉语。和平解放后40多年来,新译称以及现代科技术语等等。官职如“主席”、“主任”、“委员”、“厅长”等;机构如“部”、“处”、“厅”、“局”、“委”、“司”等;科技如各种化学元素名称等等,不胜枚举。

    借自欺民族语言的词汇也俯拾皆是。

    藏语中借词有3种情况:一是全借,即音译,上述例词,多属此类。二是音译加注,前一半是汉语音译,后一半说明是“球”。一说是固有词。三是意译。

    (三)构词方法

    1、复合法

    复合法,即词根加词根的全成法。有以下4种合成形式:

    第一、两个词根处于平等并列地位的联合关系,有同义联合、反义联合和相关联合。从词性看,既可以是两个名词词根,也可以是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词根。

    第二,以一个词根为中心,另一词根为修饰成分的修饰关系。修饰成分基本上在中心成分前,也有在中心成分后的。

    第三,前一词表动作对象,后一词根表动作形成的支配关系。表对象的往往是名词词根,表动作的绝对是动词词根。

    第四,前一词根表动作主体,后一词根表动作本身,开成表述关系。

    上述4种方法构成的词,主要是名词,但也有形容词和动词。构成前者主要通过修饰关系,构成后者主要通过支配关系。

    2、派生法

    指在词根上加前缀或后缀的方法。前缀一般只有一个“阿”,使用范围有限。主要用于表长辈和比自己年长的平辈称谓的名词前。

    除以上的复合法、派生法以外,藏语中还有一些别的构词方法,如重叠法、词根加表示色彩程度的重叠音节、四音格结构等。    (责任编辑 陈敬)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