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名人

速写巴玛扎西

2015年03月21日 11:25    记者 西藏美协主席 韩书力
分享到:    

    巴玛扎西,藏族,1961年生于日喀则,父母均为西藏第一代养路工人,文革中其父因说了江青的“坏话”而获罪入狱,本来就不的家境更为艰难。巴玛扎西勉强读完初中便参加工作,学习开卡车。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跑了多少趟青藏公路了,反正苦、累、险这三个字,打从他踏上人生之旅便如同影子般地紧紧伴随着他。有一件事他是记忆犹新,那还是刚当上司机不久,师徒两开着装满布匹的卡车返藏,一路上风大雪急,刚过完昆仑山口,车子就滑入了路沟。无奈,师父只好搭去青海的车到格尔木求援,连来带回四天四夜,十七岁的巴玛扎西忍着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裹着一件皮大衣,守在车上。夜里驾驶室的三面玻璃上布满了野狼,因为饿、渴、冻已近昏迷的他此时已不知道惊恐和绝望,只是一遍遍地在心里念书着六字真言。大凡生存在环境险恶的人们,其宗教意识与宗教感都是很强的,尤其是在西藏。巴玛扎西的家北面是著名的哲蚌寺,南面是驻军汽车团,他即有“教父”般的喇嘛师傅,有当兵的美术老是由。星期天,或是随老师去写生或是在家仔细临摩,借来的“美术”,“连环画报”,或是帮老喇嘛师傅上些杂务。有人说巴玛扎西是吃杂食长大的,是一个多神文化信爷的混合体,不无道理。 1984年巴玛扎西调美办工作的当年,便创作出“五彩路”和“彩云图”(合作)这些有诗意且生活气息扑面盈杯的作品。以后他有机会跑遍大半个西藏并去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参观表现生活了,如“布谷”,“驼回”等作品。1990年,他应邀去巴黎亚洲艺术馆个展,当地的新闻媒介给了这个第一位在西方办画展的藏族画家不少赞许,他也遍览了巴黎的馆,美术馆,开了眼界。回国后,他的画风顺着具象与抽象结合,画面更加神秘诡异并富有力度与节奏的方向扩展。 巴玛扎西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过一段话:“我认为画画只表现一种过程,就是一个旅行者或探险者的过程,不一定有什么发现或成就。来到这里,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我以前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是艺术这块磨石磨练了我。把我的欲望磨掉了,剩下的就是生命的过程。”  藏族青年画家 阿 嗄   

    巴玛扎西是一位藏族青年画家,他的人生经历、成长过程和学习艺术的方式都很特殊,由此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心灵,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梦幻股的心灵景观,有某种神秘意味,有缕缕非常状态的情绪激荡,令许多观赏者为之惊喜。而他自己始终是平静的,巴玛扎西的生活方式与创作态度都坦然朴实,十分认真。那么,画家美妙的艺术灵感如何不期而至?他那不可模仿的创造天赋如何得以点化?在他学习绘画的初期,曾随同著名画家韩书力先生漫游雪域西藏,伴着考察研究的过程,对西藏民族文化及民间艺术有了较深的理解。他从是由韩书力先生也是着重基本法则的把握,而非技法的效仿,在创作实践中强调“师心”,这就是巴玛扎西的作品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主要原因。当我们要领会其作品的诗情画意时,也应如他的创作方式一样,以心灵去感悟,常规的说明或推导将索然无味。 

    一位来自法国巴黎的东方学家来到西藏,在巴玛扎西的家里细细口味画家的新作,认为他的创作是西藏民族文化的传统精神与现代的、个性的创造天然的融合。画家本人曾三次在巴黎举办个展,对西方现代的种种艺术流派并不陌生,却不与时尚苟同。巴玛扎西的作品内涵非常纯正,甚至是古典的、地域性的,容纳这一内涵的作品形式又十分大胆、现代,凭借其普遍可以接受的视觉形式,人们将对其作品心领神会。毫无疑问,巴玛扎西在古典与现代的大跨度对接方面是成功的,这为当今艺术界提供了一份十分鲜活的经验——未经学院系统加工的艺术天才的诞生,使我们得以驱散沉闷,耳目一新。巴玛扎西惯于内省思辨,在空门与欲界之间寻觅一条小径,登临可以了望无边宇宙的非凡境界,于是产生许多奇异的想法,有了一系列令人百看不厌的创作。如此这般的幸运看似偶然,神乎其神,但说来也平常——借助佛学思辨,参悟艺术真谛。然而,这又是平常人难以企及的,如果只有佛学思辨,虽能超凡出世,却不是艺术家;如果只走常规途径,也就只能是平常的艺人,只能望天兴叹,其中的道理不难领会。 

    总而言之,巴玛扎西有过非常状态下的长期苦修,他的成就来之不易,其创作方法则兴趣重若轻,随心所欲。再向前走,大约就步入人们翘首以待的化境了。 美术界新锐——巴玛扎西 枫叶奖主办人:李荣东

    西藏,曾是一个很遥远的地理名词。 巴玛扎西是1994年(第二界)枫叶奖国际水墨大赛里最耀眼的一颗新星。枫叶奖与西藏颇有缘分,虽然加拿大与西藏相距不止万里,却能在艺术活动中相互结缘,从1992(第一届)枫叶奖,西藏画家韩书力先生取得金牌开始,巴玛是第二位获得枫叶奖最高荣誉的西藏画家。

    

    我愿意特别介绍这颗来自雪域的美术新锐,我们好奇的不只是他的藏族背景,更想从他的作品中,来探讨他的创作历程,由于西藏美术主席韩书力先生的热情提拔与推动,西藏一批颇具实力的年轻画家已羽毛渐丰形成气候,巴玛更是个中楚翘。巴玛不仅师秉韩书立先生,而且共赴巴黎办个展,考察观摩西方艺术的精华与内涵,耳濡目染融会贯通后,在往后的作品中,结合西方的特色糅合成一种神秘中富有张力的创作,巴玛逐渐从传统的水墨中走出来,在创作中不只具有原来水墨渲染的特色,更有西画的丰富色彩。初识巴玛,印象中他是沉默寡言中略带羞涩的憨厚青年,巴玛不象时下一般画家到处钻营祈求名利,他只是默默地专心创作,只求表现作品的力度,而不去考虑商业价值,藏人一生都为宗教服务,巴玛也不例外,他的画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这也是西藏美术作品的特色),读者可以从巴玛画中闻出浓烈的宗教气息与高深境界。纵使我们不从宗教的角度去理解巴玛作品的意义,但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巴玛的作品仍然如知名画家兼评论家刘国松所评论“巴玛扎西的画的确有很大的发展,可喜可贺……”值得一看再看。枫叶奖给画家们的桂冠,没有地域、种族的差异,只要是好的创作,优秀的人才,我们都有兴趣也有责任陪他走一程,这是枫叶奖的精神宗旨,海外中国书画研究协会所要做的最有意义的事。附:巴玛扎西简历 

    1961年生于西藏日喀则。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业余时间自学美术。1984年调入西藏美术家协会工作至今。

    作品《彩云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神女之峰》获第二届加拿大枫叶奖国际水墨大赛新人金奖,第二届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基金奖。

    1990年至1997年曾先后在巴黎、吉隆坡举办个人画展和参加在东京、广州、澳门举办的西藏画家联展。

    《巴玛扎西画集》1994年由加拿大海外中国书画研究会出版。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西藏美协副秘书长、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