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名人

旺久多吉:父子眼中原汁原味的高原美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文 许娟图 旺久多吉
分享到:    

德木活佛1942年拍摄的拉萨全景(部分)。

旺久多吉2005年拍摄的拉萨全景(部分)。

摄影的英文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摄影的出现,使历史的记录多了另一种语言。转瞬即逝的美,定格在摄影家的镜头里,就成了照片上永恒的影像。老照片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后人可以从其中窥察出过去某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面貌、服饰等细枝末节,从而了解历史发现历史。

那么,西藏最早的摄影家德木活佛,他留下来的宝贵照片,从一个侧面记录了20世纪前半叶西藏的社会面貌,描绘了一幅渐行渐远的独特影像,史料价值远远超过了其艺术价值。而作为德木活佛的次子,西藏摄影家协会主席旺久多吉,则延续了父亲拍摄西藏记录西藏的兴趣和使命,把他所生活的年代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一一收录进自己的镜头。父子俩的摄影作品,共同收编于一本摄影作品集:《慧眼照雪域——父子摄影家眼中的西藏》。

在我面前,就是这本厚厚的摄影作品集,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德木活佛与旺久多吉父子两代人眼中西藏的美丽与变化。

年轻的德木活佛爱上摄影,完全出于偶然。当时,他正在拉萨郊外的格培山洞修行时,救了一个在八廓街开照相馆的尼泊尔商人的命。为了报答,尼泊尔人送给德木活佛一台照相机,还教会了他摄影技术。后来 活佛又托人从印度买回一部小型的英制“卡尔宾”相机。背着这两架相机,年轻的德木活佛走了前藏、后藏的许多地方,在当时的西藏,拍照还是个新鲜玩意,德木活佛凭着自己的直觉,留下了几万张照片,详实记录了西藏贵族阶层的生活。德木活佛从自己的的视角上赞美西藏的风土人情,他的影像自然写实,流露出人性最温暖的东西。

德木活佛1973年逝世时,他的次子旺久多吉已经开始摄影了。

旺久多吉走上摄影这条路,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有着莫大的关系。1956年,8岁的旺久多吉得到了生平的第一架小相机,并按动快门,拍下了生平第一张照片,也许这只是他快乐童年的一个小小片段,却冥冥之中注定了他和摄影的缘分。

长大后的旺久多吉,做过很多事情,也学了不少手艺,但做得最好和最成功的,还是摄影。对摄影,旺久多吉有自己的追求,那就是用镜头记录下最原汁原味的“我的西藏”,他自己骑车,走遍了前藏、后藏及藏东康巴地区,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雪域的山水之美和风土人情。拍摄过程中,旺久多吉钟情于抓拍,因为抓拍能凝固、定格人物当时的真实表情。当然,旺久多吉最喜欢拍摄的,还是一些普通的有西藏特色的人物,而且抓拍那种“原初”状态下的人们,对旺久多吉来说,“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当下人们的思想状态、生存状态及其变化”。

德木活佛拍摄过拉萨的很多地方,现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有一张是拉萨全景图,德木活佛用了两张6×9的底片,就接全了拉萨全景,而旺久多吉用全景相机却已经拍不全了。父子两代摄影家,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西藏的变化,记录他们眼中原汁原味的西藏美。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