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名人

卡布:静候天幕打开之时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记者 杜冬
分享到:    

    卡布(又名陈虎长),男,1974年生于甘孜理塘。摄影始于1998年。

    “摄影不是用于表现世界的作品,而是世界本身的片段。拍摄星空需要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拍摄珠峰的星空,必须忍受5200米的海拔高度。在零下20℃的气温下工作,一个人两部相机,步行到珠峰大本营靠上的位置,还需要找寻到一个没有月亮的暗月夜,满足这些条件后你就能可以看到流星,也能拍下它们的轨迹。”

    “从望远的远度,镜头早已延伸出我们的视野范围,这毋庸置疑。我只是用这些先进的摄影装备开始了支离破碎的切片行为。如果这样的片断,可以令我们去思考,令我们慢下来,用心去发现身边的事物,去体会感悟时,方可见生命之美。”卡布如此评论自己的摄影作品。他说,自己是一路退到拉萨来的。

    夜空下的藏地之美

    “最早我在北京工作,2000年前后,觉得北京变得太拥挤,太喧闹,就辞掉工作,来到成都,可是成都很快也变得太吵闹;然后我又到贵阳、昆明,终于到了拉萨。”

    那是大约10年前,卡布开始自驾游览西藏的山河,他喜欢一个人开车,独辟蹊径,在荒野中宿营。5年前,卡布从偶然的机会开始,迷上了拍摄西藏的星空。

    他的作品大多以西藏的著名景观为前景,以璀璨深邃的星空为背景,在夜色中展示这些奇观深沉的轮廓。有珠峰和萨迦寺上空旋转如乱箭纷飞的星轨,也有雍布拉康以及纳木错背后凝重的夜色和星河。

    卡布介绍,国外的星空摄影者大多为天文学爱好者,而他以星空做背景,衬托出西藏的著名景观,有其独特的意义。这些景观在白天可能更多展现出现代风格的一面,而在漆黑的夜晚,当缤纷的颜色褪尽,只有轮廓和星空时,则更多地能展现出其原始的格局和风格。

    “我们甚至可以还原出1000年前萨迦寺上空的星辰。”

    隆冬旷野中的定格

    卡布的星空拍摄过程大致是这样,选择一个西藏本地景观,然后驱车前往。在整个下午,他和当地百姓喝茶聊天,等到夜色初上,老乡们回家休息,卡布来到一个视野良好的地方,通过电脑早已调查清楚今夜的星图分布,并精确地给相机定位,设定参数。然而上半夜云层密集,并非理想的拍摄时机,真正的拍摄时机来自下半夜,凌晨2点至3点之间。云层散去,西藏天鹅绒般的天幕完全敞开。

    而在这漆黑中,卡布要凭借自己对这里地理的熟悉,准确地将相机的前景定位在如今已经隐没在黑暗中的雪山和寺庙。哪怕有一丝光亮,都会对星空摄影造成影响。在黑暗中,卡布凭借准确的记忆定位相机,进行拍摄。

    拍摄星空理想的天气是晴夜,这种天气多出现在冬季,而隆冬旷野中的劲风常常造成相机的轻微摇晃,相机在零下20℃甚至30℃的极低温中也常出现不能工作的情况,卡布甚至不得不用体温来捂热相机电池。如果遭遇突然的天气变化,或者云层久不散去,则一夜的守候可能无果而终。

    “拍摄本身是简单的,然而之前的学习、试验和准备工作是极其漫长的过程,”卡布轻描淡写地说,“没有经验的人,甚至无法对星空对焦。这都是需要技术磨练的。”为了避免村庄灯光的干扰,卡布会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拍摄,藏族老乡对他在野外度过长夜颇为费解,但是看到他拍的星空则恍然大悟:“嘎玛亚伯度!”(星星漂亮!)

    这位夜行侠,总会在西藏的千山万岭间,追逐着遥远的星空,等待天幕打开的那一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