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不朽的明星”,虽然已经退休10多年了,与银幕阔别了多年,但只要她走在路上,她的回头率在拉萨不会低于任何一个现在活跃于银幕上的明星,她饰演的许多银幕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甚至对于许多80后的拉萨人来讲,她的形象已经成为自己童年时期最深的记忆之一。她就是经典小品《CD梦》中吝啬阿妈的饰演者央金卓嘎,自治区话剧团第二批上海戏剧学院学员。
央金卓嘎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自治区话剧团仍然是她关注的焦点,看到新生代演员们茁壮成长,她自己心里很是开心。央金卓嘎是一位职业素养非常高的优秀演员,她的成长离不开自治区话剧团的发展,自治区话剧团的辉煌也正是由像她一样优秀的演员们所缔造。
央金卓嘎:
坐着《农奴》剧组的部队车向上海出发
“我从小就喜欢艺术,去上海戏剧学院的时候我15岁,家里人也很支持。”今年已经65岁的央金卓嘎回忆道。
当时参加自治区话剧团面试的情景央金卓嘎依然记忆犹新,从小幽默开朗的她特别喜欢表演,知道话剧团招收学员后,她立即报名参加了面试,她回忆着过去说:“当时我的测试题是观察力和声乐,评委老师们在桌子上先排列一些小东西,然后打乱让我重新按原来的顺序排列,完了之后就开始测试声乐。”当时的人都很单纯,年轻的央金卓嘎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仅仅只是因为表演是自己的爱好而参加了面试,后来她就顺利地被录取了。当时话剧团第一批学员毕业回来,他们正在拉萨拍电影《农奴》,电影外景拍摄完毕之后,他们还要回内地继续拍摄内景,央金卓嘎他们就搭了个顺风车,坐着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车子去了内地。当时她和丹增卓嘎是同一个学校,从同学到同事,两人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亲如父母的老师令我永生难忘
来到上海戏剧学院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因为央金卓嘎性格开朗幽默,老师们非常喜欢她,学习排练的时候常常会受到老师的赞扬。央金卓嘎非常自豪地说:“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演了一个叫《巴桑一家》的剧目,我在里面饰演女儿,剧情比较悲惨,讲述了旧社会人们的痛苦生活,演出完毕以后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后来我们演的《巴桑一家》代表学校参加了许多慰问演出!”央金卓嘎一直没有自己固定的“戏路子”,什么样的角色她都愿意去演,虽然自己参加大型演出扮演重要角色比较少,但在影视和小品等方面相对较多,而且央金卓嘎饰演过许多形形色色的小配角,她认为这对一个演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来讲非常重要。
说起当时的校园生活,央金卓嘎用了一句“永生难忘”来形容。校园的生活是最快乐和最美好的,老师的关爱更给她留下了无限的美好记忆。说到老师,央金卓嘎的声音开始哽咽,眼角也开始流出了泪水。央金卓嘎深情地说:“我们的老师就像父母一样疼爱我们,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他们的爱。老师们对我们恩重如山,给我们家的感觉,有时看到学校的老照片,想到老师的恩情,我心里非常激动,我们的一切都是老师们给予的。”
因为老师的关爱,再加上充实的课程安排,央金卓嘎基本没有时间去想家,因为在学校她就有家的感觉。刚进校时,刚好碰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可是在学校,特别是在民族班里,他们根本感觉不到“灾害”,每天的粮食定量还是一样,生活质量也并没有什么改变,老师和学校对他们的关爱真的很深。快乐而短暂的三年转眼就过去了,因为“文革”,央金卓嘎毕业时没有毕业演出剧目,而直接回到了西藏。
无论角色大小都得兢兢业业
从事业的角度来讲,“文革”期间耽误了他们许多的职业发展,但是从业务上来讲,央金卓嘎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她说:“‘文革’的时候,我们要参加许多演出,量大种类也多,不仅有歌舞,而且还有快板、朗诵、舞蹈等等,综合素质方面客观上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不久,央金卓嘎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歌舞团一位汉族同志相识并结婚,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学习方面,夫妻俩相互非常支持,虽然谈不上很富裕,但日子过得温馨快乐,2009年央金卓嘎的老伴因为长期劳累而与世长辞。
“文革”结束后,西藏的整个文艺相关单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央金卓嘎记得“文革”结束后自己参加演出的第一个剧目是《沙家浜》,话剧团排演《沙家浜》的剧组人员去了北京学习,但央金卓嘎因为怀孕的原因,没能去成,所以最后安排的角色并不是主角,但她很自信地说:“其实当时让我演里面的任何一个角色我都能演!”后来演出的剧目越来越多,学习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上世纪70年代,央金卓嘎又到天津学习剧目《枫叶红了的时候》,在这个剧中她担任了主角。
在演艺生涯中,有一部上世纪80年代的小品作品令央金卓嘎难忘,小品《婚礼之前》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现实题材作品,央金卓嘎在其中扮演媒婆“阿妈日日”,这部作品演出场次达100多场,他们到基层演出,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喜爱。央金卓嘎说:“这部作品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尽管我扮演的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对自己来讲角色的突破性也很大!”
央金卓嘎参演的第一部电视剧是《格萨尔王》,由青海电视台拍摄制作,央金卓嘎介绍:“当时很少拍连续剧,都是单本电视,但是电视剧《格萨尔王》我们拍了共19集,先拍了7集放了一年多,后来又把剩下的剧情也都拍了。”在电视剧《格萨尔王》中,央金卓嘎扮演格萨尔的母亲,电视剧播出后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好的评价,至今仍有许多网友在网上探讨该电视剧。从自己参加的第一部电影《雪山泪》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女活佛》,之后又在电视剧《还愿》、《拉萨往事》等作品中参演了各种角色。
虽然央金卓嘎参演了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但真正让拉萨人完全记住这位优秀演员的是小品《CD梦》,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台词,如“进来,进来!有钱您就进来;出去,出去!没钱你就出去!”等,当时都非常流行。
在退休之前,央金卓嘎当了三年教师,专门给艺校的学生上表演课。央金卓嘎意味深长地说:“当年,我们所有演员无论接到什么样的活,都会兢兢业业地去表演,不会去在乎角色的大小,戏份的多少,那是对艺术的执着,希望我们自治区话剧团的新生代们也能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精神。”央金卓嘎的话语中,让人能感觉得到她对话剧团新演员们的关心和期望。
自治区话剧团发展至今,培养了许多令人喜爱的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像央金卓嘎这样的优秀表演艺术家们正是自治区话剧团辉煌的缔造者,他们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大家是不会忘记的。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