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渔饭局
在尘世中感受静谧时光
说起老渔饭局,驴友圈不知道的可能不太多,特别是拉萨的驴友圈。老渔饭局的招牌除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掌柜老渔,还有就是他那位于青年路上平措康桑青年旅舍5楼可观布达拉宫夜景的特色店以及融入了藏餐元素的川菜。想想坐在环境优雅的用餐之地,享受着美食,而窗外就是在灯光映衬下梦幻般的布达拉宫景象,如身在琼楼玉宇、天上宫阙。老渔2006年第一次来到拉萨,8年时间,西藏的69个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老渔说,每年他的店可接待7、8万游客。来老渔饭局的游客大多是慕名而来,和老渔谈论的最多话题的就是向他请教去哪儿玩、怎么玩、哪儿能拍到好照片等诸如此类的话题。当然,老渔也会不厌其烦地与大家分享旅途的快乐,摄影的快乐。
“说真的,很多人来西藏一次不容易。每当有人问我,在西藏该怎么玩?除了一些常规的景点,如布达拉宫、大昭寺、林芝等。我通常会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体状况、时间 、经济情况等等给他们一些建议,从而让他们能看到更加美丽、更加古朴的西藏。”老渔说,这就是做为一个长期生活在西藏、热爱西藏的“老驴”所能做的事吧!
老渔饭局
梵情客栈
这儿就是游客的家
土豆第一次来拉萨,是为了圆儿时的梦想。在拉萨呆了半个月,回到东莞后,每天他都会习惯性地抬头看看天空,而他看到的没有蓝天白云,而是雾蒙蒙的天。“一定要回拉萨。”当这个念头在脑海中涌现便汹涌澎湃。为了再次来西藏,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说服父母。
去年5月,土豆从东莞到了大理,准备从大理经滇藏线骑行到拉萨。骑行至大理的时候,摔了一跤,手受了伤,但他坚持骑到了丽江。在丽江,他把自行车托运回家,马上购买了一套徒步装备,他计划走318线徒步到拉萨。“也没完全徒步,途中,搭了好长一段路程的车。”一个月后,边搭车边徒步,土豆到了梦寐以求的拉萨。在拉萨呆了几个月,今年元旦期间,和朋友一合计,盘下了一家客栈。
土豆的客栈极有特色,融入了藏文化元素,而大多数的设计都是他和朋友一手弄出来的。4月25日,土豆的梵情客栈正式开业,土豆也迈出了在拉萨创业的第一步。“从5月初开始,到现在入住率保持在50%以上,有的时候,客栈全住满。”土豆说,喜欢西藏,留在了这儿,他要给来西藏的旅行者一个家。
旅游司机
在西藏是件幸福的事
刘师傅从四川老家来西藏已经6年了,他一直开旅游车。说起西藏的旅游景点,刘师傅如数家珍。
“西藏的旅游景点我差不多跑遍了,这也得归功于我的职业。去了不少地方,看到了西藏各地的民风民俗,了解了不少历史、文化,很受益。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吧!”刘师傅说。开旅游车,那当然免不了和游客打交道。大多数的游客都是第一次来西藏,很多时候,乐观豁达的刘师傅会客串导游。只要自己了解的,都会讲给游客听。
如他所说,虽然开车很辛苦,很累,但是,能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起感受美丽的西藏,是件很幸福的事。
姐妹花导游
最爱传播西藏文化
卓玛和梅朵是圣洁导游公司的导游。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的卓玛从事导游行业已经10年了。“
做导游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我还在林芝一个酒店任经理,一个拉萨的朋友说我口才好,建议我做导游。”第二年,卓玛真考上了导游。
而来自四川阿坝的梅朵受表姐卓玛的影响,5年前,也考上导游。
“在西藏做导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高海拔缺氧,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太远,往往坐车要几个小时,每到一个景点还要给游客讲解,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梅朵说。
虽辛苦,卓玛和梅朵却乐在其中。如她们所说,当导游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把西藏的文化、历史通过自己传播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而她们,也能通过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学到更多的知识。
导游卓玛和梅朵
东孜苏古玩店
感受古老文化
在西藏,购物是多数游客的必选项目。看看游人如织的八廓街,商品琳琅满目的八廓商城,每一处,都是购物的天堂。在八廓街,有一家极有特色的古玩店——东孜苏古玩店。小店生意很好,这源于老板旺堆的诚信经营和对西藏本土文化的了解。
20年前,旺堆那时还在八廓街摆摊,经营卡垫、地毯。后来,喜欢古玩的旺堆做起了古玩。在他的小店里,藏族生活用具、饰品等好的老东西不少。每一件古物件,便承载着一段历史。来小店的,大多是口口相传找来的。对于每一位来店里的顾客,旺堆都真诚以待。什么样的物件是新货或老货,他都会给顾客一一讲解清楚。“不管是谁,来到拉萨,来到我这个小店,说明他们喜欢西藏,喜欢西藏的文化。作为地道的藏族人,我有义务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西藏的灿烂历史和文化。”旺堆说。
旺堆东孜苏古玩店
酒吧茶馆
品味闲暇时光
说起拉萨的酒吧文化,就不得不提“酒吧一条街”的丹杰林巷的那些特色小酒吧了。不管是市民或是游客,都喜欢到这条街的小酒吧坐坐。
古海酒吧掌柜老鬼15年前从老家山东骑着一辆28大杠自行车到了云南虎跳峡,又从云南买了一匹马一路骑行到西藏。在然乌湖附近,因大雪封山,将马放生,独自一人背着包走墨脱、阿里,历经11个月到达拉萨。
从此,他的心便停留在西藏。“我热爱西藏,在这儿呆得越久,越不能割舍。来我酒吧的游客,他不一定要消费,只要想了解西藏,喜欢西藏,我都乐意与他们分享。10多年了,我已经深深融入到这片热土。”老鬼说。除了酒吧,甜茶馆是很多游客必去的地方。甜茶馆,是市井所在。
位于老城区丹杰林巷的光明甜茶馆极有特色,每天到此喝茶的络绎不绝。茶7毛一杯,面前的桌上可放些零钱,一杯喝完,服务员会自动续杯,并从桌上拿走7毛钱.64岁的强巴曲珍1992年在光明甜茶馆开业之时,她就在甜茶馆做会计,负责收钱。22年过去了,强巴曲珍也从中年妇女到了花甲老妪,每个月工资从5、6百到了4000多元,当然,甜茶也从2毛涨到7毛一杯。
她说,每天来喝茶的有当地的市民,也有不少游客。很多游客来茶馆,除了喝茶,对好奇的问题总是一个个问,而强巴曲珍总是耐心地用不太流利的汉语给游客讲解。“虽然每天感觉很累,但心里却高兴得很,有那么多的游客来到西藏,来到拉萨,来到甜茶馆。”强巴曲珍说。
光明甜茶馆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